■网评锐语
2018-10-17
孝顺老人
要注重细节
刘剑飞:重阳节又叫老年节,这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在这一天,很多人都会回到老人身边,加强对老人的陪伴和关爱等,但是在陪伴和关爱中,一些子女却不注重细节,让孝心大打折扣。做子女的一定要注重细节,对老人无微不至,不仅在物质方面提供保障,在言语和行动上也要谨小慎微,恰到好处。
开“斗气车”
害人害己
祝建波:2015年7月,房山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轿车发生接触后失控撞向路边公交站台,造成5人死亡。事后经调查,21岁的司机李某和42岁的司机宋某开车斗气,互相追逐,最终导致事故。后北京二中院做出一审判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李某无期徒刑,判处宋某有期徒刑8年。李某不服上诉,法院审理后改判李某有期徒刑15年。开“斗气车”害人害己,要让每一个开斗气车者都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
商场鲨鱼池安全管理不容小觑
近日浙江嘉兴。一女子走在商场廊桥时掉进下方鲨鱼池,保安跳水将其安全救出。10月16日,商场方告诉记者,事发早晨员工开盖投食鲨鱼,该商户员工抄近道擅入廊桥致事件发生。工作人员称鲨鱼种类为“柠檬鲨”,性情温顺。该女子被救出后,身体并无大碍。(10月16日 澎湃新闻)
为了招揽顾客,一些商场别出心裁引进了鲨鱼,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并办理相应的手续,就未尝不可。但是,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到位。因为,一方面在于鲨鱼的攻击性是众所周知的,即便再温顺的鲨鱼,也可能会给顾客造成威胁;另一方面在于一些顾客不懂规矩或无视规矩,就容易招惹鲨鱼,从而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商场在安全管理上须臾不能懈怠。
商场是购物天堂,确保安全是基础。前述商场中女子跌落鲨鱼池得救事件,是庆幸更是侥幸。不过,一个共识是,安全管理容不得“侥幸”存在。即便此次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事件,对于商场管理者,也应当反思与改进安全漏洞。比如,加强相关警示,或者在开盖投食鲨鱼时增派人手,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再发。
总之,商场鲨鱼池安全管理不容小觑。这些吸引顾客的招牌,不能只看到“吸金”的一面,更应该看到背后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避。而对于相关部门而言,也有必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安全监管,不能总等着出现人员伤亡后,再去着急补救改过或追责问责。毕竟,多些“补牢在亡羊前”的意识和行动,公共场所安全才会少些追悔莫及。□李雪
对于“锦鲤骗局”
不能止于提醒
支付宝推出“中国锦鲤”活动后,“锦鲤”一词一下就火了,还曾出现“全国各地都在搞锦鲤”的热搜。但大家还没高兴多久,各地就陆续出现了“锦鲤搁浅”的翻车现场:比如杭州“最强锦鲤”火了,商家却表示毫不知情。深圳公安提醒,涉及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隐私必须要慎重。(10月16日《澎湃新闻》)
支付宝9月29日发布了一条福利微博,10月7日抽出一位集全球独宠于一身的“中国锦鲤”。这次活动被称为2018年最成功的营销方式,一时间许多商家纷纷蹭热点,各种地方版“锦鲤”不断涌现。然而,一些“锦鲤活动”背后却是疑点重重。
比如,杭州某微信公众号推出“杭州锦鲤”活动,罗列的吃货大奖清单在朋友圈热传。不过,网友联系图中的这些商家询问此事,商家们却纷纷表示非常蒙圈。有的商家表示毫不知情一头雾水,有的商家根本没有承诺相关福利,却被公众号自说自话地加入大奖名单。随后,更有网友曝出不同的人参与活动后收到的“兑奖码”居然是一模一样的,质疑主办方有弄虚作假之嫌。
针对最近泛滥的“抽奖做xx锦鲤”,深圳警方通过公众号提醒广大公众,转发前要先看清发布抽奖的账号及相关内容,谨慎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隐私,对于要求领奖前先缴纳一定的“手续费”更要警惕落入骗局。
应该说,这样的提醒很有必要。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自己梦想着当“独宠的锦鲤”,或许已经成为“待宰的羔羊”。对于类似活动,公众必须提高防范意识,不能盲目参与,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当然,类似“锦鲤骗局”已经涉嫌违法,有关部门不能仅仅提醒了之,更要依法予以查处。
□张淳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