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10-15
治理“挂证”乱象
还须形成监管合力
汪昌莲:2017年初,宁夏食药监部门出台政策,要求企业在5月前完成自查,并对自查中发现的虚挂、兼职和履职不到位等现象自行整改。5月后,经各监管部门核查,对仍存在执业药师虚挂、兼职现象的企业依规严肃处理。治理“挂证”乱象,还须形成监管合力。当务之急,是严把执业医师准入关,将人事档案存档证明,并作为必要条件,从多方面对执业医师进行跟踪管理。
“缓扫落叶”
留下秋天与自然
天歌:今年本市重点推荐21处彩叶观赏景区,从10月中下旬陆续进入最佳观赏期,市民秋季赏红大可不必“扎堆儿”。在这些景区中,有15家承诺“落叶缓扫”,留出彩叶观景带供市民游客欣赏。为什么要缓扫落叶,目的就是为了让五颜六色的落叶形成的景观,能够停留得更久一些,能够把这种落叶带来的美丽景象,让更多人看到,并且看得时间更久。
微商流水造假何止不诚信
如今的朋友圈已经成了生意场,化妆品、衣服、减肥饼干等各类产品的推销时常刷屏。而做微商的朋友也经常晒出少则几百动辄数万的交易记录,让大家心动不已。但记者发现,这些证明生意火爆的表象,仅靠一款手机APP就能实现。(10月12日《法制晚报》)
微商的崛起,为一些人创业发财提供了平台。而朋友圈频频出现的交易记录,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的确让人羡慕嫉妒恨。试想,如果天天如此“进账”,小生活岂能不滋润。不过,令人瞠目的是,这些交易记录可能是假的。一些截图都是通过手机软件制作,豪车、现金和一些发货视频可以拿别人的进行炫耀等等。
微商上述虚假招式显然是不诚信之举。而其目的,一是通过炫耀宣传产品,以扩大销量;二是为了拉人,将受众吸引为下级代理;三是纯粹的为了“显摆”,以显示自己的高能才干。不过,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这样的伪造流水,以及杜撰业绩,更或者疯狂晒豪车等,均是一种不诚信之举,不值得称道。同时,诚如律师介绍,利用一些外挂软件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已构成消费欺诈。
因此,对于微商流水造假应该坚持“零容忍”。一则对于微商而言,应恪守依法诚信经营之道,切莫靠造假虚构行不法之事;二则网民也应该加强防范,微商交易发生侵权行为后,维权通常难度较大,所以,对朋友圈的“流水”应少些盲目信任,在消费时应注意留存证据以便维权;三则相关部门也应对此重视起来,谨防其成为“害人精”。□李雪
警惕“1分钱体验”
背后的陷阱
近年来,围绕“免密支付”产生的纠纷和诈骗日趋高发,一些视频网站、购物网站等平台会在购买会员时先推出一个“1分钱体验一周”的活动,同时为用户默认开通“免密支付”“自动续费”两大功能,如果用户开通了免密支付且没有留意到这个条款,那么就很有可能每月都会支付相应的费用;并且,很多木马、钓鱼网站喜欢伪装成正常的购物链接,用户一旦点击,账户余额便会被诈骗分子通过免密支付功能转走。(10月13日《广州日报》)
很显然,“1分钱体验”就是一个幌子,明为体验,看似是一种优惠福利,其实是为了把消费者诱入陷阱。因为商家在推出体验活动的同时,还开通了隐含的一些功能,这些功能就是一些“坑”,会让消费者在体验结束后,莫名其妙被盗刷。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网络时代的诸多“电子体验”,还是多一些防骗意识为好。
所谓“免密支付”,就是小额支付无须密码和消费者签名即可完成;而“自动续费”则是指以前缴过费,再次点击就会自己续费。显而易见,开通了这两种功能后,密码不需要,缴费是自动,便捷是便捷了,但一旦被不法分子盯上,银行卡上的钱不被盗刷才怪。
所以,作为智能时代的电信用户,一定要警惕类似“1分钱体验”类活动背后的“免密陷阱”。首先,要摒弃小利思想,不被一些夸大的宣传所诱导,即便确实有需要必须参与,也一定要细看条款,并特别留意“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功能,不要轻易授权开通。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监管,对于用“体验”来骗取用户自动开通“免密支付”的行为严厉打击,维护好金融安全,确保用户的知情权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
□徐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