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10-12
让红黑榜成为
旅游发展助推器
王丽美:10日,昆明市旅发委向社会公布了9月旅行社红黑榜信息。9月10家旅行社上红榜,9月被扣6分及以上的旅行社有两家,5家旅行社被吊销证照,21家旅行社受行政机关罚款以上处罚。要让红黑榜成为旅游发展的助推器,相关部门要反思旅游景区管理存在的疏漏和不足,严厉查处破坏旅游环境和旅游城市形象的行为,不护短不敷衍,严格落实责任。
“视频简历”
应以诚信示人
吴学安:近两年来,短视频越来越火,招聘也迎来了新的形式——视频简历。与我们通常看到的文字性简历不同的是,视频简历往往更直观,更有立体感。不过,有招聘负责人表示,投递来的视频简历是否被选中,主要还是看求职者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尤其是“视频简历”要坚守以诚信示人的原则。
敬老孝老应成为社会时尚
10月是敬老月,其中10月17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法定的老年节。10月8日,记者从南京市民政局获悉,市区民政和老龄部门已启动“敬老月”系列主题活动,为老年人送温暖、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氛围。(10月9日《南京日报》)
敬老孝老,既是为人子女之本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民间流传着诸如王祥卧冰求鲤等许多孝老爱老敬老的典故,它们给人以启迪、让人终身受益。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受社会上的一些歪风邪气所影响,不尽赡养义务等不尽孝道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并见诸于媒体报端。既然如此,那么在当下纷杂烦扰的社会以及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又该如何继承和弘扬孝道美德,推动敬老孝老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强化引导、营造氛围,以身示范、见于行动。
一方面,要加强引导,大力营造敬老孝老浓厚氛围。应该说,尽管孝老敬老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融入华夏儿女的骨髓血脉,但也需要营造氛围、不断强化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敬老孝老,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氛围固然重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在做、见于日常生活的点滴行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人都懂得如何敬老孝老,更何况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当下。尽管时代在变,但传承好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永远都不能褪色,而且要摆在更加重要突出的位置,真正让敬老孝老成为一种习惯、社会时尚。□徐友才
老人防诈骗
亲属关怀不可少
专车接送免费听健康讲座,现场工作人员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大打亲情牌,听完讲座还有免费体检……但是狡猾的狐狸最终露出了尾巴,拿着三无产品的浓缩果汁冒充保健品,几元的果汁浓缩液摇身一变卖给老人千元一瓶。近日,海淀公安分局捣毁一诈骗老人的窝点,刑拘诈骗嫌疑人5人。(10月11日《北京晨报》)
重阳节临近,又到了老年消费旺季。一些专门诈骗老人的不法分子先以免费健康体检作为诱饵邀请老人前来参加免费讲座,之后再专门找人冒充国际知名健康专家进行现场咨询、问诊,然后假意对老人进行抽血化验,实际化验单据都是员工在电脑里随意填写、打印出来的,最后由专家“确诊”称老人有各类慢性病需要保健,并向其推销所谓有治疗作用的胶囊和口服液从而实施诈骗。
笔者认为,老人防诈骗,亲属关怀不可少。作为政府和全社会来说,理应搭建更多平台,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再融入社会创造条件。作为家人和子女,不仅要关心老人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其精神生活。和父母不住在一起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陪老人聊聊天,在了解老人精神生活所需的同时,定期陪他们作健康体检,提醒他们不要去参加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和体检。
和老人住在一起的亲属,更要经常与老人感情交流沟通。遇事多与老人商量,多顺从他们。现在有些老人不仅受骗中招,还往往很固执,子女提醒不听,家人劝阻不理。如有这样的情况,固然有老人自身原因,但老人亲属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如果子女与老人之间有了良好的情感纽带,定期陪老人作一些必要的健康体检,加之情感需求被关注,自身的价值被认同,那么,老人就不会去外面听信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和体检了。骗子要想钻了“情感”空子,诈骗老人钱财的几率就小多了。□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