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官微锐语 > 正文

■网评锐语

2018-10-09

 
  治理食品网络谣言
  须打好“组合拳”
  汪昌莲:塑料紫菜、棉花肉松……每隔一段时间,食品安全谣言就会卷土重来。“食品谣言超九成来自微信、微博。”《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治理食品网络谣言,须打好“组合拳”。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舆论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对恶意制造网络谣言,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勤劳奖学金”
  值得推而广之
  钱夙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今年首次设立“勤劳奖学金”,100名自立自强,热爱劳动,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突出但非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库内的学生获得了该奖项。 现在“奖学金”多用于奖励学习,“勤劳奖学金”让人耳目一新。虽然“勤劳奖学金”每人奖励金额不多,但对于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公益,有着明显的激励引导作用,值得推而广之。
 
  “坑人”景点转型带来的启示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新京报记者选取曾因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被媒体广泛报道过的青岛、昆明等地进行回访。回访发现,各地监管力度加大,旅游市场秩序相对平稳,各种消费项目均实行明码标价,“低价游”也转型“纯玩团”。(10月7日《新京报》)
  2015年“青岛大虾”事件引发公众关注,也给当地旅游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痛定思痛,青岛下大力气整治价格欺诈。在此次媒体回访中,当地餐厅的大虾菜品都是明码标价,“一份”(一盘)38元到48元不等。同样悄然转型的还有云南旅游。此前节假日,云南各景点多次因“低价游”被曝光,频频出现导游因为强制购物与游客发生冲突。如今,媒体记者以游客身份回访云南昆明九乡,发现无购物的“纯玩团”已经成为一日游主力。
  “坑人”景点转型,说明旅游市场整治大有可为。欺客宰客、零负团费、强制购物,这些问题饱受诟病,被视为旅游行业顽疾。但是,青岛、昆明两地有关部门用实际行为证明了顽疾并非无药可治。“青岛大虾”事件后,青岛开展了“史上最严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旅游业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消费者投诉反映的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云南则提出“宁可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大幅下降,也要坚决改变旅游市场乱象”。两地的实践有力说明,旅游行业乱象不是管不管得了,而是有没有决心管。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们乐见“坑人”景点转型回归,同时也希望更多地方部门和旅游经营者能够汲取前车之鉴,认真秉承诚信经营,避免重走“先乱后治”的弯路。  □张淳艺
 
  传统品牌
  跨界营销之忧
  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六神花露水味的鸡尾酒、泸州老窖牌同名香水……看着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与“互不相关”的产品奇葩搭配,读者作何感想?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传统品牌开始尝试跨界创新,以谋求新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而且有些产品还获得了“轰动效应”。如大白兔奶糖味润唇膏,上市开售后不到2分钟,920支产品便一售而空,一时传为跨界营销“佳话”,以致有网友称其“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
  然而,网红大多昙花一现,经典可能毁于不慎。
  不错,面对新型消费群体和多样消费需求,传统品牌单一、原始的产品已经“落伍”,有的甚至逐渐淡出市场。现实迫使传统品牌不能“坐吃老本”,必须顺应潮流,积极转型。跨界营销便是一种选择,“新奇”者还吸引了一些年轻消费者,形成一时消费热点。但从长远看,某些本不搭界的品牌与产品“结合”能“走”多远?一旦奇葩效应消退,还有多少业绩空间?厂家、商家不能不慎重。
  传统品牌知名度的形成,一靠优质产品、优良服务,二靠消费者的口碑。后者以前者为根本。品牌是附着于产品和服务的,而且绝大多数是特定的,即使多样化,也都相互关联——老字号食品店,品种可以多样,但绝不会卖不能入口的东西;即使同为食品,也以主打为“尊”,如果喧宾夺主,也会砸了牌子——卖包子名闻天下,非要“引入”山珍海味,消费者慕名而来,却吃不到“正宗”,久而久之,连包子都“变味儿”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跨界营销并非易事,弯道超车也要找准定位,玩不好就可能赔尽老本。传统品牌追时尚,或可满足某种猎奇心理,但却很难成为营销常态,如何转型,还请三思而后行。
□一刀(资深媒体人)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