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10-08
应让不文明者
付出应有的代价
前度郎:近日,甘肃泾川一景区的大型花架被多名游客轮番攀爬并在上面拍照留念,而工作人员上前劝阻时反遭游客谩骂。只有让不文明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付出应有的代价,才不会有意放纵甚至明知故犯。游客不听劝阻还谩骂管理人员,其行为性质已然涉嫌违法,除该受到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惩戒,还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国庆黄金周结束
谨防节后综合征
李红军:国庆黄金周已经结束,对于上班族来讲,不管你这个黄金周过得如何,都将面临着重回工作节奏的现实。过节原本是为了放松心情,养精蓄锐,更好地工作,到头来把控不住自己,搞得身心疲惫,严重影响工作,得不偿失。上班就是上班,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由散漫,首先从心理上要调整好自己,谨防节后综合征出现。
驴友探险怎能“说走就走”
近日,据媒体报道,在成都上大学的两女生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由于没有任何专业的攀爬装备,不熟悉路线也无人带领,被困九峰山后只好报警,等待救援。(10月6日《华西都市报》)
对陷入困境、险境的驴友进行救助,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与那些完全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不同,越来越多驴友的“任性”探险,降低了公众的容忍度。对此,不妨通过多种举措,引导驴友野外探险走向正规化。
首先,对于驴友违规、任性探险行为,不妨用分担救援费用、有偿救援的方式来约束他们的冲动。驴友自然有野外探险的自由,国家提供救援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任性、违规的野外探险,不仅会造成过高的救援成本,对于遵守规则的人来说,也是另一种不公平。对此,《旅游法》明确规定,“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旅游者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其次,除了要让他们“自付救援费”以外,还要探索对他们或进行经济重罚,或是依法追究其他责任。同时,在国家旅游局已建立黑名单制度之下,有必要将造成严重危险后果的任性驴友列入其中,让其一处冒险处处受限,以儆效尤。
唯有通过多种举措,规范野外探险活动,才能倡导珍爱生命、理性出游,让户外探险朝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类似“两女生说走就走的冒险”才不会再度上演。□祝建波
国庆结婚扎堆
莫成节日负担
日前,有网友拍摄视频称,今年10月5日这天,在山东枣庄的一家酒店内,共有12对新人在同一天举办婚礼。该视频引发了许多网友的评论,很多人甚至颇有共鸣,表示在这个国庆节假期,自己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有网友调侃,“吃错饭没关系,礼别随错了就行。”(10月7日《北京青年报》)
国庆假期结婚“扎堆儿”,有的酒店一天办20场婚礼,令人咋舌。特别是,有亲朋好友结婚,随礼就是一个绕不开的门槛。到底随多少礼,既能维系亲朋间的感情,又在自己经济条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令人愁肠满结。
一边是随礼者叫苦不迭,一边却是收礼者“应收尽收”。比如,为了保证“人不到礼要到”,一些结婚者,居然给不能到场的同学或同事发去电子请柬及收礼的银行账号,令人哭笑不得。至于,同学结婚互送随礼欠条,更是畸形人情消费现象的真实写照。
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文化的大行其道,是催生畸形人情消费现象主要原因之一,而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恐怕是一个重要动因。我们中的许多人之所以沦为“礼奴”,恰恰是因为那些本应纯净、淳朴、雅趣的民俗和礼仪,被庸俗而功利的现实俘获和“奴化”了。以前有句话叫“礼轻情义重”,现在却变成了“礼多人不怪,礼重不压身”,风气一日不改,“礼奴”一日不得解脱。
可见,应转变人情消费观念,莫让国庆结婚扎堆,沦为一种节日负担。虽然办婚宴、送贺礼自古有之,但是讲究的是个“情”字,主要是起到沟通感情的作用,形式更重于内容。这样的随礼,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别让礼尚往来变了味道,让沉重的“礼单”,压扁人际关系。只有保持文明节俭的优良传统,婚俗和礼仪才能得到有效传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远离物质化和功利化。□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