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9-12
抵制“假化妆品”
需提高“免疫力”
毕晓哲:近些年,随着化妆品消费总量的增长,化妆品在每年查获的涉假案件中出现频次非常高,已成为假货重灾区。朋友圈所谓的“良心代购”,正成为假化妆品泛滥之地。在关系健康安全的化妆品选购上,消费者要提高“免疫力”,切莫只是“图便宜”,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不要掉进消费陷阱。
外卖吃得放心
需要监管用心
卞广春:网络餐饮时代,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让市民吃得放心?9月1日起,河北省食药监局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净网”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勤查,尽量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外卖循规蹈矩,凭良心经营当然可喜,市民吃得放心,却不能完全靠外卖平台和商家自律,需用心监管。有必要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净网”专项整治行动,也有必要实施常态化监管,确保外卖食品安全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别让“奇葩回复”再糊弄群众
政府网站咨询“光荣军属”事宜,回复“去银行升级”。8月27日,记者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纪委监委获悉,因为这一条“奇葩回复”,网站具体责任人及科长受到警告处分,区政府办副主任受到诫勉谈话。同时,分管副区长登门致歉。(9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群众事无小事。类似这些“奇葩回复”,虽不是故意而为,却说明相关工作人员对所负责的工作缺乏责任心。表面上看,这是工作不细致,是一种作风问题,但根本的还是感情问题。常言道,感情深一寸,作风好十分。对群众有感情,再小的事也会放在心上,小事当大事办;心里没群众,工作就会缺乏热情,并出现这样那样的差池,或闹出一些糊弄群众的神回复。
近年来,政府部门开通各种网上沟通渠道已成为政务公开的标配。在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如果政府工作人员仍对群众的事不上心、不关心,有话不好好说,类似“奇葩回复”恐怕还会上演。从这个层面而言,“奇葩回复”不仅是工作人员作风漂浮、对群众缺乏感情的问题,也与网站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关,如监管责任是否到位?分管责任是否履行?具体工作人员是否通过培训?
“奇葩回复”事件给各级党政机关上了不少生动的反面典型课。别让“奇葩回复”再糊弄群众,一要靠感情支撑,二要靠制度保证。
□付彪
少儿编程培训热
切忌盲目跟风
近年来,少儿编程培训备受追捧,家长趋之若鹜,纷纷给孩子报上编程培训班。但是,少儿编程教育行业存在门槛低、师资不足、教材稀缺等诸多问题。你打算让孩子学少儿编程吗?(9月11日《中国青年报》)
“500多万美国青少年在学编程”、“中国孩子不能输在IT时代的起跑线上”,随便打开一个少儿编程网页,极富诱惑性、煽动性的广告就扑面而来,直接刺激了中国家长们“不能输”的望子成龙心理,为了增加升入名校的几率,家长不惜花费重金,投入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能够先行“抢跑”。
与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火爆程度形成反差的是鱼龙混杂,目前少儿编程培训市场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少儿编程师资匮乏,培训费用高但课程形式相对单一,又缺乏强有力的市场监管,师资水平也缺乏衡量标准,全由培训机构夸大其词,任意忽悠。
少儿编程属于新型技能的培训市场,做得好的确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等方面的接受能力。但是,编程对于一般人来说,都属于技术要求较高、专业性很强、不太了解的现代技能,少儿编程培训也应该具备较高的门槛,良好的师资、科学的教材才能达到预想效果。
少儿编程热切忌急功近利,盲目跟风,在选择培训科目时、在课程设置上,首先当考虑如何科学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一哄而上”“多多益善”,要防止“贪多嚼不烂”引起的“消化不良”。顺应孩子的成长特点,保持孩子的个性,培养良好习惯与综合素质,让孩子具备持久的、旺盛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家长的理性教育观是少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
□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