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9-06
“知识付费型消费”
需要新型维权机制
李英锋:知识付费的时代已经来临,愿意付费看电子书、听网课和看视频的人越来越多。不过,消费者购买知识付费产品面临维权难的问题。比如,一些网友抱怨,购买的网课很“水”,但是无法退费。“知识付费型消费”需要新型维权机制,消费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维权属于法律范畴也即上层建筑范畴,消费发展了,维权也应随之发展,如此,才能适应知识付费市场健康发展的节奏。
应当加强
对952号段的监管
黄齐超:近来,不少手机用户吐槽:接到以952开头的8位电话号码,或者没完没了地放录音推销,或自称公司客服告知你中奖了……即使把这个号码拉入“黑名单”,但不久又有同类电话不断打入。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952号段的监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互联网监管技术,建立预警熔断机制,想方设法地阻断诈骗电话,为用户打造安全、洁净的通讯环境。
校园贷穿上的“新马甲”需合力剥除
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都摆上了醒目的宣传广告,新一轮的“开学经济”升温。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片火热的市场,试图利用校园贷诱骗学生。近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这一问题,呼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和防骗宣传,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9月5日《人民日报》)
一些学生深受校园贷乱象所害,诸如“裸条放款”、高利贷等不法行为成了“校园害”,很多学生深受其害。正因如此,教育部等部门去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公安部门加大对不法校园贷的打击,经过整治,不合法、不合规的校园贷得到了有效遏制,但随着开学季的到来,一些不法校园贷披着回租贷、培训贷等“新马甲”又卷土重来,重新招摇于校园。
针对这种新情况,一则需要大学生能够谨慎借贷,要增强鉴别能力;二则学校也需要加强大学生的金融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校园贷平台的清理,及时识别出换上“新马甲”的不法校园贷,对于不法网贷予以坚持打击,进行关停处理。通过学生、学校、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一起剥除不法校园贷穿上的“新马甲”,这样才能避免不法校园贷换上“新马甲”迷惑、欺骗大学生。
□戴先任
上好“安全第一课”
很有必要
9月3日,年度大片《开学》精彩上映!开学第一天,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泪水与感动,最让家长与学校关注的莫过于“安全”。围绕珍爱生命、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意外、防范校园贷等多个主题,广州市30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同上“安全第一课”。(9月3日《新快报》)
年年有开学,开学要上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广州市学校开学开展“安全第一课”,却很不平常。正如人生的许多“第一”都终生难忘一样,学校开学第一课就讲安全,会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并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在关键时候,能够把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将不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样的“安全第一课”很有必要。
上好“安全第一课”,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将学生可能面临的安全问题嫁接到“安全第一课”上来。比如,校车失火了,校园起火了,学生如何使用灭火器,怎样有序逃生、安全避险;学生怎样安全用电,怎样安全过马路,怎样应对饮食安全隐患等。这样的“安全第一课”,让观看和参与的学生更有现场感,更觉得安全教育的迫切性,才能让学生记得住。
学校把安全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学生。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知道后一秒会发生什么,学生更是如此。安全教育前置,安全意识前移,用现实事件和血的教训,用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让学生加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要学生把防御可能发生的危险放在重要位置,提高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是爱学生,更是为了学生。
□卞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