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官微锐语 > 正文

■网评锐语

2018-08-24

 
  应对手机“转错账”
  要防范与救济兼施
  徐建辉:如今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手机移动支付已成为常见付费方式。可是因为需要手动输入付费金额,错付、多付的现象可以说时有发生。该如何化解这种频频出现的“转错账”风险呢?一方面当然是要积极防范,最大程度减少和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也要针对可能出现的“转错账”问题准备好救济措施。
 
  “有偿搜救”
  还需完善配套机制
  段思平:8月21日,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公布将实施有偿搜救制度,分不同区域,搜救费用为1.5万元起、2万元起。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因为非法登山、非法穿越的搜救,景区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因搜救费用与游客产生纠纷。“有偿救援”机制的建立时间还不长,不宜立马就全面铺开,不妨让几个先推出的景区多探索尝试,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对医疗旅游需谨慎
  去日本做个体检、去韩国割双眼皮……随着医疗旅游越来越热门,许多国人正在成为医疗旅游的体验者。然而,在医疗旅游热度升温的同时,其背后的风险也不容小视。(8月22日 《北京晚报》)
  据报道,目前旅游监管部门只负责出境游资质审批,但出境之后的项目只要不违法,均不受监管。另外,目前我国尚没有海外医疗服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这也就导致了市场上充斥着很多规模不一、水平不等的服务机构。这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盲目信任中介机构的吹捧,也极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权益伤害,甚至导致维权难。
  以媒体报道的防癌体检难避高价陷阱为例,一次为期3至5天的日本体检之旅中包括防癌项目,根据所去地区和医疗机构不同,检查的项目不同,价格在2万至8万元的区间。但也有一次5天的日本防癌之旅价格开到18万左右。差价主要体现在PET-CT项目,但此项目除非有特殊需要,常规体检中并不推荐。消费者若不加以甄别,极容易掉入天价陷阱。
  对于日趋兴起的医疗旅游,相关职能部门也不能放任不管。比如,一方面将境外医疗旅游法律法规制定纳入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卫生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该联合加强监管,对存在非法违规行为的经营单位,依法给予严惩;再者,推出相关服务的旅行社机构或者中介机构,也应加强行业自律,杜绝给消费者构织陷阱的行业丑态。
□杨李喆
 
  高铁“霸座”
  不妨纳入黑名单
  8月21日,在从济南到北京的高铁上,一名男乘客霸占了一女乘客靠窗的座位,并以“站不起来”为由,拒绝回到自己的座位。经列车长及乘警劝说无果,当事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列车长劝说男乘客的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该男乘客的做法遭到网友的批评。(8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对号入座是乘坐高铁等交通工具的基本规则,这既是保障购票乘客的应有权益,也有利于维护交通出行秩序。乘客可以自行协调调换座位,不过必须征得对方当事人的同意。而在这一事件中,该男乘客先是抢占了女乘客的座位,在女乘客明确表示不愿调换座位时,仍拒绝让出座位。这一奇葩行为,让人大跌眼镜。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霸座”虽然可气,但也没什么大不了。同一车厢的座位并无区别,坐哪里都一样,女乘客大可不必和男乘客较真。其实,与“霸座”较真看似小题大做,实则是在抵制不文明行为。
  去年1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铁路旅客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将“扰乱铁路站车运输秩序且危及铁路安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等七种失信行为,纳入铁路旅客信用信息记录管理。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文明办、最高法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有前述七种失信行为的行为责任人将在一定时间内被限制乘坐火车。“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以黑名单的形式治理旅客失信行为是一个好办法。不过,从现实操作来看,黑名单管理制度尚有值得完善的地方。
  高铁的乘坐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文明素质。对乘车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不仅关系到交通出行秩序,更能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有关部门不妨认真总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试行办法及时予以修订完善,将“霸座”等不文明行为纳入黑名单范畴。□张淳艺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