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官微锐语 > 正文

■网评锐语

2018-08-23

 
  规范网络直播
  需要打好“组合拳”
  张智全:全国“扫黄打非”办等6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服务许可、备案管理和网络直播服务基础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大力开展存量违规网络直播服务清理工作。防止不良有害信息穿上网络直播的合法马甲,显然不能寄望于某个环节的单兵突进,还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治理手段,综合施策地打好“组合拳”。
 
  “开学经济”
  考验家长理性
  祝建波:9月开学季即将到来,不少家长正带着孩子忙着购置开学“装备”,“开学经济”逐渐升温。“开学经济”年年有,并且是“蛋糕”越做越大、花费越来越高——毕竟“再苦不能苦孩子”。但在笔者看来,一些家长喜欢用物质满足来激发孩子读书动力的做法,其实是一种误区。家长应该承担起监护人责任,以“开学经济”为契机,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形成合理的消费观。
 
  教父母“玩手机”要多些耐心
  日前由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发起的“智慧为老”系列培训,举行的开班第一堂培训课程即为“教爸妈快速学会智能机”,近百名老年人在讲师的指导下,一板一眼地学习起如何打开手机相机功能、如何对焦将照片拍得更清晰、如何点对点发微信红包。(东方网2018年8月21日)
  智能手机时代,能够较熟练地操作手机,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件幸事,他们通过微信群与过去的同事、亲朋好友联络交流,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不过,当前互联网工具对于老年人而言还是存在一定的学习门槛。要让老年人掌握更多的互联网知识,老年人愿意学、年轻人愿意教,缺一不可。用老人听得懂的话语去讲解、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使用。老年人的上手能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也许一开始磕磕绊绊,只要让他们建立了信心,便会越来越顺畅地自主学下去。
  父母不仅把自己子女养大,而且也“一对一”地教会了他们很多东西,从拿筷子吃饭到穿衣穿鞋,不厌其烦。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仅仅表现为买东西、给钱花,也包括耐心地传授他们一些包括使用智能手机这样的新知识,从而使他们活到老学到老,用到老。现在,很多年轻人虽然嘴上说希望父母跟上时代,但真要付出耐心、细心去教父母却很难做到。认为自己代劳更省心省事,或者讲两句老人听不懂就烦了,这种心态要不得。
□吴学安
 
  “夜活力”中看北京
  上周,首份反映中国城市深夜活力的“城市支夜”报告发布。报告以移动支付活跃度为指标,重点考察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武汉等八座城市的深夜消费行为,通过包括支付宝、淘宝、口碑、饿了么等平台数据分析,既涵盖了吃喝玩乐等消费场景,也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运行状态。结果显示,很多城市呈现出与传统认知不同的细节。其中有关北京的描述,就与大多数人固有的印象相去甚远,也在某种意义上“定位”了北京。
  手机里的夜北京什么样?最活跃的支付是什么?不是工体的夜店,也不是簋街的烟火,而是居家过日子,或者喝咖啡、看演出。数据显示,八座城市中,北京人用于晚餐和宵夜的时间最短、结束也最早,23点以后餐饮业的曲线直线下降;扫码乘公交的活跃度居八城之首;北京人偏爱咖啡,18点星巴克全国销量居首;北京各种演出票务销量全国最高;北京也是入眠和起床时间最早的城市,清晨5点就有北京人开始出门买早点;打车人均消费55元,相当于人均打车20公里……难怪有人说,北京是一座“中年文艺之城”。
  以上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京人面对现实生活的选择。由于人口增加,城市扩张,房价高企,多数人白天工作在城里,夜间栖息在近郊,加剧了出行的潮汐效应,人们不能不考虑城市通勤和生活成本,按部就班过日子。与此同时,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活力差异也在日益缩小。从支付的活跃度来看,北京的怀柔、大兴已经超过市中心的东城、西城和海淀。而且,北京人对于文化活动的喜爱,并没有因为通勤与生活压力而稍减,依然保持了文化古都的韵味。
  北京是一座务实的城市,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北京的活力就蕴含其中。
□一刀(资深媒体人)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