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8-21
文明守法养犬
方能邻里和谐
吴学安:近日,北京唐家岭公租房小区图景嘉园居民反映,小区内有数十条流浪狗,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据了解,虽然小区物业已经协同派出所及相关部门进行了几次专项行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文明守法养犬,方能善养有益,方能邻里和谐,方能社会稳定。“狗患”产生的原因,不能归结于宠物本身。“狗患”之责,应由养狗的人来承担。
提升垃圾分类正确率
需要强化科普
张立美:杭州市采荷一小教育集团609中队蓝眼睛小队的8名成员,利用暑假,对200户居民做了一个“垃圾分类·你我同行”的暑期实践。调查后,小朋友们发现,餐厨垃圾分类做对的,只有36户家庭。要有效推进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正确率,应从细节处入手,多措并举强化垃圾分类常识的科学普及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知识。
自制食品质量不能游离监管之外
现在奶茶店四处都是,很多人喜欢喝一杯奶茶/果茶,生活似乎都更甜了。可是,这些饮料虽好,喝时也要谨慎。8月10日,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发布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通报。根据通报,深圳市龙华区素匠泰茶餐饮店销售的奶沫泰味奶茶、泰式珍珠奶茶,分别检出日落黄0.11g/kg及0.097g/kg。目前,龙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大浪管理所已经对该案立案调查。(8月19日《南方都市报》)
正规生产厂家都设有质检机构,对自己生产的食品质量进行检验。而且,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还会对生产厂家的食品进行抽检。如果生产厂家生产的食品曝出质量与安全问题,还容易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毁掉多年树立起来的品牌。所以,一般来说,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食品,质量与安全较有保证。而街头店家制售的奶茶与饮品,如何生产完全由其自行其事,如果对这些奶茶与饮品的质量缺乏监管,部分奶茶、饮品店就可能会为了提高产品的口味,而在里面添加禁止添加的添加剂,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而像深圳市食药监部门这样加强对于街头自制饮品的监管,用点外卖的方式将相关奶茶送检,查出其中含有违禁物质,并对相关餐饮店依法立案调查,则有利于减少自制食品饮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出现。人们期待各地监管部门都能在对生产厂家的食品饮品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加大对于街头饮品等自制食品的监督监管力度。□魏文彪
凭啥重罚环卫工?
随地乱丢烟头是一种陋习,影响市容环境,有损人民健康。为了营造整洁城市环境,古城西安推行“烟头革命”。实施以来效果显著。但是,“一个烟头罚一元”“以克论净”的考核办法,却使许多环卫工人被扣罚工资,最多的超过月收入三分之一。这样大的损失,换了谁都会叫苦不迭,因此遭到群众吐槽。
更有甚者,近日西安再爆新闻:两名女城管在街上扔烟头并拍照,该路段环卫工或将面临处罚。监控视频上网流传,舆论哗然。区城管局回应称,两女子是暗查人员,“将沿途捡拾的烟头倾倒于地面清点,未及时收集处理,违反了标准化操作规范,造成群众误解。”这样的辩解显然不合情理。
环卫工作为市容的维护者,清扫烟头是其工作内容之一,责无旁贷。但是,怎样考核他们的工作,合情合理地奖惩,管理者不能“拍脑门”“想当然”,也不能由于既有政策效果不错,就自以为完美无缺,甚至搞出造假处罚的“奇闻”。
“烟头革命”确有成效,但要从根本上革除陋习,还是要从源头抓起。乱扔烟头的是吸烟者,当然应该首先加大处罚力度,尽可能防患于未然。如果轻易放过“肇事”的,加重处罚“善后”的,于情于理都难以服众。
苛责、重罚环卫工人,说穿了,隐含着某些管理者的错误理念:处罚乱扔烟头者,费时费力,对方还未必接受;处罚弱势的环卫工,不仅“方便”(工作、工资捏在手里,不怕不服)而且“有效”(压力之下不得不增加清扫频次)。殊不知,如此做法反而纵容了某些人的不良行为,挫伤了环卫工人的积极性。至于造假处罚,公众质疑其“根据检查结果对检查人员进行相应奖励”,合乎情理,也算不得冤枉。
为了城市环境和形象,请善待环卫工人。
□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