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8-15
培训机构
不能成“失管地带”
李雪:从调监控发现老师对学生“打脸”,到家长发现厨房内存放过期食品,再到官方回应该机构“无证经营”,安徽合肥一培训机构接连被发现存在多方面问题。这家培训机构为何“无证经营”一年多未被监管部门发现?让非法培训机构无立足之地,唯有强化监管。让这些不法经营者得到法律制裁。而人人充当好监督员的作用,也就可以避免这些培训机构处于“失管地带”。
共享体育设施资源
还有潜力可挖
沈峰:下学期开始,厦门市五中、双十中学初中部、云顶学校、演武二小等14所学校将向附近居民开放体育场地设施,供附近居民进校锻炼健身。共享体育设施资源不能只盯着学校,其他方面还有更多挖掘的潜力。一方面,要加快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的步伐。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
老楼加装电梯千万别忽视了安全
9月1日起,黑龙江省《关于开展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就将正式实施。该意见对全省居民既有住宅楼加装电梯的承办主体、签订协议、组织实施、适用范围、资金筹措等七个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在资金筹集方面,该意见明确规定了加装电梯及使用维护费用由申请主体按协议确定的比例共同承担,并可申请使用房屋所有权人及其配偶名下的住房公积金及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和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资金。(8月13日中新网)
一边是老旧小区居民对电梯装置的巨大需求和呼声,另一边却是政策法规、经费来源、安全保障和权利义务等各种现实困境。可以说,老旧小区电梯缺失问题及各种矛盾亟待破题。现在,黑龙江省出台的《指导意见》似乎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政策曙光。
首先,它第一次从政策层面明确了“老楼装新梯”的合法地位。其次,它从“承办主体、签订协议、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对“老楼装新梯”的关键事项作出了具体规定。既让这件事开始规范起来,也增加了可操作性,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指引。再则,它对于“老楼装新梯”中最重要、最关键的资金保障问题提出了期待已久的解决方案。
然而,《指导意见》促进“老楼装新梯”,推动解决民生难题是好,不过在推进这一惠民工程过程中,必须注意应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徐建辉
“养犬计分制”
背后的公德问题
这些天,济南公安推行“养犬计分制”,成了各路媒体报道与评论的热点之一。其实,济南公安此举自去年1月就正式实行了,这个时候报道实施效果,恐怕与此前爆出的狂犬病疫苗造假、毒狗药异烟肼争论等不无关联。可见人们对于城市养犬问题的关注、对养犬缺乏规则以致成患的焦虑。
城市养犬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随着养犬数量在人口密集社区的大幅增加,犬吠扰民、影响环境、直至伤人、疫病等问题日渐突出,由此引发的人际冲突和养犬文明争论日益明显,才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济南推行“养犬计分制”,类似机动车驾照管理,设置了累积扣分办法,遛狗不拴绳、犬吠扰民、未办养犬证、未按时年审……都要扣分,满12分则暂扣养犬证,需要参加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重新获得养犬“资格”。办法实行以来,已处罚1430名犬主,其中122人被扣满12分,参加了学习与考试。与此同时,市民对养犬问题的不满意度和投诉数都大幅下降。
解决城市养犬管理问题,既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智慧,也考验其决心与执行力。严管并见效的关键在严格执法,这同时意味着执法资源的投入,实际上是纳税人在“买单”。能不能减少这项开支呢?在为“养犬计分制”叫好的同时,是不是也该想想养犬者的公德问题?
任何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司法措施,都是针对缺乏自觉、自律行为的。击穿强制性规定的社会底线,就是破坏社会的基本秩序,所以必须惩戒。遵守社会公德是较高标准,是社会和谐、有序的基本条件。因此,养犬者应该具备社会公德意识,自觉管好犬只。若等到触犯规定,受到惩戒才幡然悔悟,个人麻烦、损失事小,社会失序、负担事大。□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