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8-07
让公车持续在
阳光下“奔跑”
鹰远:为有效预防和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或完成公车标识工作。公车标识,充分彰显让社会监督的改革诚意。全国地方公车亮明身份,不再“隐身”上路。让公车“标识化管理”只是一个开端,还有更多细致的工作要做,下一步要持续发力,让公车持续在阳光下“奔跑”。
异地代购美食
存在多重风险
天歌:外卖为吃货们解决了很多时间和距离上的难题。但是还有人不满足:想吃外地的特色美食,甚至还指定品牌,就想吃特定一家店的食物。这些需求催生了一项新的业务:美食代购。卖家赶到店里,将这些食物打包带走,再快递给下单的买家。但红火背后,部分网店却涉嫌超范围经营和无证经营。异地美食代购,对消费者存在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对异地代购者存在违法风险,所以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出租房甲醛超标是对租客健康不负责
近日,北京一租户通过专业部门检测,发现其租住的自如出租房甲醛超标。随后,该用户要求全额退还租金及服务费,但遭到拒绝。自如一工作人员表示,此前公司确有因甲醛超标赔偿用户一月房租的政策,但该政策已在近期取消。自如承诺,目前可以退还该用户未产生的租金和服务费,并为客户报销搬家及检测费。(8月5日《新京报》)
保障租房客的健康安全,对出租房屋的安全性提供基本保障,这是房屋出租方和租房平台都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出租甲醛超标的房屋是对租房客健康的不负责行为。尤其是在倡导租售同权和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当下,知名租房平台企业不仅对租房客出租甲醛超标的住房,而且拒不向租房客进行赔偿,这显然不利于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
实际上住房业主、房屋租赁企业,为了多拿几个月的房租,早一点让新装修的房子进行出租,使得出租甲醛超标的住房已经成了住房租赁行业的潜规则。比如,去年底,租房平台企业自如出租甲醛超标住房就曾被曝光过。
保障租房客的健康安全,促进房屋租赁市场走向成熟和健康良性发展,必须要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甲醛不超标是出租房屋安全性的基本标准之一,严禁甲醛超标的住房流入租房市场。另一方面,对出租甲醛超标住房的行为,不管有没有给租房客造成健康伤害,都必须对租房客进行民事赔偿,这应是房屋出租方、房屋中介公司的基本责任。□何勇
海外游学,悠着点
利用假期送孩子参加海外游学,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某咨询机构发布报告称,去年国内参加海外游学者达86万人次,今年将超过百万,预测还有扩大趋势。
让孩子走出国门,开眼界,长知识,固然是好事,而且可能确实有些收获。不过,什么事一旦成了“热”,就难免“跑偏”,甚至有悖初衷了。
先看动机。家长送孩子海外游学,据说是出于国内教育竞争的压力,需要“多学一点,领先一步”。说穿了,还是“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使然。如今,教育“起跑线”已经成了“抢跑线”,是大家都看得明白却不愿承认的现实。更多的大道理不必多讲,看一看那些没有过海外游学经历,甚至连国内、省内游都没有过,学习成绩照样优秀的孩子,特别是那些常年生活在贫困中,靠勤工俭学考取名校的孩子,足证海外游学与教育竞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再说开销。游学需要钱,海外游学尤其贵,动辄两三万元。对于一般工薪家庭来说,不是小数。报载某女士花掉三个月的工资送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游学活动,只是因为“全班竟然只有他一个人没出过国。”如果这也能够成为游学的“理由”,它与开眼界、长知识还有多大关系?无端焦虑、盲目攀比罢了。
后看效果。花钱游学如果真能学到点东西,倒也物有所值。但实际看到的却往往名不副实——转一转著名学府校园,讲几个名人逸事趣闻,跟寄宿家庭说几句英语……显然,商家(组织者)利用了家长的“起跑线情结”和攀比心理,给打了折扣的旅游贴上“游学”的标签,忽悠了家长和孩子。
如此说来,海外游学虽好,还要辨析真假、按需取舍、量力而行,切莫盲目跟风。游而不学,得不偿失;倘若误导孩子,岂不适得其反?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