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8-02
“楼门微信群”
是基层治理创新
李雪:今后,北京市民只要进入所居住的楼门微信群,就可以直接反映对所在地区城市建设管理和公共秩序方面的意见和建议。7月30日,市委社会工委、市社会办召开社区微信群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正式在全市启动社区微信群建设工作,最快将在明年6月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楼门微信群的设立是基层治理创新,值得借鉴。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就需要为居民搭建起这样的平台。
网络平台涉黄
监管必须出手
宪认:“孩子就在你的眼皮底下玩手机,你完全不会知道,她正在被陌生人的言语猥亵。”一位家长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使用“处CP”软件的内容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去年2月份,一款名为“假装情侣”的手机社交软件,被媒体指出存在涉黄问题。网络社交平台涉黄问题频频发生,需要监管部门尽好监管责任,加强监管,对存在涉黄问题的平台严惩不贷。
孩子安全需要家长精细化监管
深夜戒指“咬”手、小孩玩耍时脚被水泥管压住、孩童被锁车内……近日,记者从市消防支队了解到,7月1日以来,全市接到关于小孩的报警求助8起。这些涉及小孩的安全事故,再次给孩童暑期的安全问题拉响警钟。(7月31日《东南早报》)
暑假是安全事故高发期,每年数据都会有很多安全事故,挑战着公众痛点,这一方面因为暑假期间,孩子脱离了学校严格管理,脱离了规律的生活,进入到一种松弛和自由的状态,这样的状态里,孩子的行为常常不受限制和约束,再加上一些孩子安全意识缺失,不知道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导致一些孩子做出危险的行为,不是到危险的地方玩耍,就是采取一些危险的方式去玩耍,导致意外发生。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安全意识缺失,在对孩子监护时,疏于管理,粗放管理,比如整天忙于工作和生活,忽略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或者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导致一些孩子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这就需要家长首先应该提升和强化暑假安全意识,意识到暑假是一个安全事故高发期,孩子在暑假进入到了一个宽松和自由的状态,主动接过学校的接力棒,自觉承担起监护和监管责任,加强对孩子的监管。
孩子安全无小事,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因此,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积极提升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手段,在生活中,尽可能将安全措施做到精细化,严密化,确保万无一失,为孩子编织安全健康的防护网。□刘剑飞
对民意的两种态度……
西安一项涉及广大市民切身利益的政策,从仓促征求意见,到市民强烈反弹,最终副市长公开道歉,前后不过5天。工人日报关于此事的报道中,该市有关领导对待民意的不同态度引人注目。
事情缘起该市公安局、环保局联合发出的《关于禁限行高排放老旧汽车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按其规定,全市将有20万辆“老旧汽车”自实施之日起,禁止或限制在西安行驶。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当地媒体的民意调查显示,反对者十倍于支持者,人们质疑,此项政策既不合情也不合理,甚至不合法。
面对民意,该市环保局某负责人“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回答:“这个政策肯定要去做的,不会取消。”此话引起市民更大反感。所幸,公众的反对、媒体的监督,以及属下的不当处置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由副市长公开道歉,承认政策出台“考虑不周全不充分,操之过急”,工作人员“过于急躁、情绪化,解释沟通不到位,造成了公众的担忧”,表示诚恳接受群众批评。
西安这项政策是否合法、能否实施姑且不论,只说领导者面对民意的态度。那位“不容置疑”的负责人,显然把自己当做“官员”,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权力的霸道”,其所谓“情绪化”的实质,是忘记甚至不懂得自己是人民公仆,这种人应该“回炉”教育。那位公开道歉的副市长,放下的是“身段”,代表的是政府,尊重的是民意,知错就改,理应褒扬。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政府施政是通过人(干部)的行为实现的,有错误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掩饰错误,甚至霸蛮固执,悖民意而妄为。政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尊重民意,勇于承认错误,及时纠偏拨正,才会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一刀(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