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7-03
别让公用电话
成了摆设
张国栋:近日,有读者向媒体反映,因为手机的普及,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种公用电话使用率不高,电话机也常常出故障。但是,因为公用电话可以免费拨打110、119等应急电话,为市民提供紧急帮助,所以希望有关单位能确保必要的维护。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公用电话被慢慢“失宠”,公用电话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就不是取缔,而是转型,由单一电话拨打功能向多元化服务功能转变。
儿童财商培训
切勿“揠苗助长”
李雪:继“智商(IQ)开发”“情商(EQ)管理”之后,“财商(EQ)教育”一词近来在不少妈妈群中火了。期待孩子成龙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报任何班也应遵从孩子的意愿。以财商培训班为例,家长的意愿虽好,也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诚如专家建议,家庭教育是孩子财商发展的关键,切勿“揠苗助长”。
占用消防急救通道应依法处置
每每听到救护车的声音,你的心是不是会莫名的紧一下?那如果这声音就在你耳边一直响个不停,而救护车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仓鼠一样,怎么走也走不出去,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荷花园小区的张女士就经历了这噩梦般的事情……(7月2日《楚天都市报》)
张女士的丈夫余先生今年44岁,6月25日清早5时30分许,突然发病。张女士连忙拨打了120,很快,救护车赶到张女士家楼下,众人合力将余先生抬上救护车,准备送往位于武昌的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可救护车却被乱停的车“困住”。无奈之下,众人搬走了旁边的电动车,指挥救护车倒着开出小区,前后大概用了15分钟。遗憾的是,余先生在被送医途中就不幸停止了呼吸……
消防急救通道是生命通道,消防急救通道堵塞,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因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消防车救护车进不去,出不来,妨碍了消防急救,因此付出财产乃至生命的代价,已经不乏惨痛的教训。
保持消防急救通道的畅通,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对于消防急救通道的被占用,有关方面应该及时干预,一方面要责令立即疏通,不得有任何的延迟,更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延,毕竟,险情的发生,从来都是突发的,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必须依法处罚,只有让违法占用消防急救通道付出应有的代价,承担法律责任,才有可能在法律的威慑力面前,对消防急救通道心存敬畏。
□钱夙伟
对“电商专供”乱象
须依法亮剑
随着网购的普及,人们经常会发现,网上有些商品标明“电商专供”或者“电商定制版”。“电商专供”或者“电商定制版”商品有时在价格上存在一定优势,但也可能暗藏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7月2日 《法制日报》)
对于“电商专供”存在的诸多问题,媒体早有曝光。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比如,此次媒体所报道的三种情形:“电商专供”商品价低质逊;“电商专供”产品与线下产品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的“电商专供”产品属于假货。可以说,这其中存在的“套路”,无非看中的是消费者口袋里的钱。
一旦“电商专供”沦为“低价减配”甚至“假冒伪劣”代名词,受伤害的不单单是消费者的权益,比如,一方面对商家及生产厂家品牌声誉并非是好事,有可能会造成致命伤;另一方面也是对“电商专供”正经生意人的直接戕害。
“电商专供”要落得好口碑,除去靠自身努力塑造良好形象外,对其依法亮剑是重要保障。一是强化依法监管。为规范网络市场经营行为,国家相继出台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其核心原则都是“线上线下一致”。因此,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对商家打出的“专供”商品,也须依法加大监管,以杜绝其中的“潜规则”。
二是强化依法打击。对于“电商专供”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对不法经营行为就须发现一起处置一起,从而既维护好消费者权益,又构建起良好的经营环境。
三是消费者的防范意识不容缺失。比如,一些“电商专供”,以低价博眼球,拿“价廉物美”当卖点,明知道销售的是两种不同的产品,却刻意混淆两种商品等等。对此,消费者应该有警觉,可以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切忌贪图便宜;一旦发现中了消费陷阱,及时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很重要。□杨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