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新闻 > 官微锐语 > 正文

■网评锐语

2018-06-28

 
  对“野鸡大学”
  不能只是公布名单
  何勇: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马上要报志愿,全国392所“野鸡大学”名单随之曝光。治理“野鸡大学”,不能只是公布名单,最根本的是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要密切合作,根据“野鸡大学”名单,揪出“野鸡大学”背后经营者,以诈骗罪将他们绳之以法,提高“野鸡大学”违法犯罪成本。
 
  打击坑人理财广告
  需要合力共治
  张智全:来自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的监测显示,今年以来,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互联网金融网站数量有增加之势,2018年5月该类互联网金融网站有3377个,比4月上升8.5%,比3月上升24%。媒体调查发现,为了打消投资者的疑虑,“稳赚不赔” “100%本金收益保障”等虚假广告已成为不少理财平台的常见“话术”。打击日益猖獗的网络坑人理财广告,要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窠臼,以合力共治为导向,综合施策。
 
  给养生保健划“红线”正当其时
  “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不得从事医疗活动;不得使用针刺、瘢痕灸、发泡灸、牵引、扳法、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灌洗肠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侵入性或者危险性的技术方法;不得开具药品处方宣传治疗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6月27日《人民日报》)
  法治社会,管理养生保健、打击违法行为等也得依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发布“保健服务规范”,给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等划出“红线”范围,禁止越过“红线”开展养生和保健服务,就是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也是保护消费者、维护养生保健行业正常秩序的分内之职,不可或缺,且正当其时。
  长期以来,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游走在法律边缘,养生保健行业似乎成了“灰色地带”。所以,国家出台规则,给养生保健行业划出“红线”范围,以列举式明确禁止养生保健机构的经营范围,抓住了关键。这既有利于规范和约束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的从业行为,也是对养生保健知识的一次宣传,且使公众明白哪些养生保健机构及其人员的行为违法,不要轻易上当,还可以向有关部门检举,及时有效打击违法机构及其人员,防止其害人,值得期待。
□犁一平
 
  养老人才
  也需精心“护理”
  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的17.3%。老年人口决定了对养老人才的需求。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各地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依然高涨,在多个城市公布的紧缺职业工种中,养老服务员赫然在列。面对“医养融合”需求日益旺盛以及养老护理员短缺的现实,加强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已迫在眉睫。(6月27日《经济日报》)
  说起养老服务员这个职业,社会认同度低、劳动强度大、收入待遇低等不好的关键词,都会附着上去。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养老服务员不过是“伺候人”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工作量特别大。正是由于这种错误认识,即便是一些护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也往往不会选择该职业;有的虽然到了养老机构就职,但没工作几天也选择了“逃离”。
  养老服务人才,也需精心“护理”。换言之,补齐养老人才缺口,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政策方面,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将养老护理员纳入城市积分入户政策范围。
  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吸引力,学校和企业也需有所作为。针对招生、就业不理想的现状,“校企结合”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养老机构与高校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提供助学金、奖学金,定向培养养老服务人才;医院与社会机构合作建立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基地,提升毕业生的服务技能,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同时,引导全社会正视养老服务,它不是简单的家政服务,而且是一份以心换心的工作。我们尊重这一职业,就是尊重我们每个人的未来。
□付彪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