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6-14
“三天可见”保护
隐私还是导致封闭
苑广阔(天歌):微信朋友圈出现“三天可见”功能之后,争议一直不断,支持者认为理应保护隐私,而反对者认为会导致“友尽”。“三天可见”功能之所以让很多人如此纠结,说到底还是折射出现代人在保护个人隐私和扩大人际交往之间的一种矛盾心理,一种“双重焦虑”。而要想解决问题,除了需要微信方在技术上的进步,也要看个人对隐私保护、人际交往的现实诉求程度。
“电商专供”玩猫腻
是共输游戏
范子军:“电商专供”“电商定制”早些年就已经出现,如今越来越成“气候”,消费者也越来越窥见其中端倪。针对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诉求,电商推出“定制版”“专供版”,作为一种市场细分的营销策略,只要做到物有所值、性价比有可靠保障,原本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有望实现共赢。但如何借此玩猫腻,变异成忽悠消费者的牟利游戏,必然会步入歧途、陷入共输格局。
“制造癌症”推销保健品坑老人不能罚款了事
安排所谓“专家”为老人检查身体,谎称部分人已快得癌症,借机推销声称可治疗癌症的保健食品。6月12日从浙江省工商局反不正当竞争“百日执法”专项行动实务公示会上获悉,浙江丽水市市场监督部门日前查处该市天行健商贸有限公司利用虚假宣传手段销售老年保健食品的不正当竞争案,对该公司处以罚款100万元,并为老年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万余元。(6月13日澎湃新闻)
近年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老年群体是最大的客户,也是被围猎的对象,一些老年人将他们的退休工资甚至是全部的积蓄都花费在了这些所谓的保健品上。
据食药监部门专家称,目前我国认可的保健品27种保健功能中,并没有防癌抗癌这一功能。可一些保健品却自称具有抗癌神效,几乎“包医百病”。这些虚假宣传均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涉嫌广告欺诈。“制造癌症”推销保健品坑老人,更是牵涉到违法犯罪问题,不能罚款了事,而是依法处理。
如今保健品市场乱象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在保健品市场秩序保障方面,首先监管部门要不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基于违法成本低廉、行政执法成本高昂的现状,监管部门应思考如何通过信用管理的方式对违法行为实施整体遏制。再者,老年人应当建立起正确的保健品消费心态,不过度购买保健品,有病应当及时就医。家属也应当帮助老年人学会如何辨别广告宣传的真伪,不被其表面的假象和虚假宣传所蒙蔽。□吴玲
缴费不停车
好处真不少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推广“不停车”收费,省油减排。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ETCP、“停简单”等企业,将分别开展线上、线下的多种优惠活动,推动更多市民车主了解和使用不停车收费。(6月12日《劳动午报》)
停车要收费,缴费要停车,这已经成为有车一族的共识和日常。而现在,一种“不停车收费”方式正在兴起。据了解,目前停车场“不停车缴费”管理主要有两种技术方式。一种是下载注册相应的APP并绑定支付通道,就能“自由出入”的“无感支付”方式。另一种则是ETC模式,需要事先在车上安装相应的电子标签开通缴费卡。
毋庸置疑,不管是采取哪种机制和系统,只要能做到“不停车收费”,它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和多个方面的。首先当然是便利了停车人。不用再领卡还卡,再等待找零,这缩短的不仅是自己的缴费等待时间,而且能显著提升出入口通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别人的排队等待时间,当然对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也有帮助。其次对于停车场而言,采用自动收费系统也能降低聘请收费员的人力成本,同时车场出入效率更高也意味着相同时间内容纳空间和盈利能力的扩展。此外,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在节能减排上同样大有助益。
众所周知,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据测算,在停车场收费站,每1万次不停车支付可节约306升燃油,减排二氧化碳653千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此次北京官方才会公开表态,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不停车收费。
不过好在此类技术并无什么“门槛”而言,类似创新也没有极限,更不是哪个地方的特权。北京能做到的,其它城市和地区应该也能实现。“不停车缴费”,还在等什么?□徐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