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6-01
陪伴比为孩子乱花钱
更为重要
张立美: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968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0.7%的受访家长坦言自己经常超出个人经济能力给孩子花钱。51.5%的受访家长坦言会因为没有给孩子买名牌而感觉亏欠孩子。广大家长不要整天只想着“买买买”,不要只是一味地为孩子盲目花钱,而是要想到“陪陪陪”,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对骚扰电话要全面围剿
自4月份以来,宁波120接到的楼盘推销电话数量激增,最多时一天接到90多个。4月份至5月下旬一个多月来,竟多达1600余个。经调查,这些号码属于宁波联通,均为北京恒大天创科技有限公司所申请。拨打骚扰电话的主要是四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后住建部门约谈了四家公司负责人,要求立即停止拨打营销电话,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停止网签等处罚。(5月31日 澎湃新闻)
凡使用手机者,没有接到过骚扰电话或短信反倒有些不正常。这些骚扰电话可能来自于商家的反复推销、促销,更可能来自于违法犯罪分子实施诈骗或恐吓。普通人如果经常接到推销电话,很可能导致工作生活受到极大干扰,不胜其烦。像120这种特殊电话如果持续被骚扰电话占用的话,还会耽搁危重病人的救治。因而,除约谈涉事责任人外,相关部门还应强化监管和打击力度,让骚扰电话绝迹。
现代社会,人们享受互联网、移动通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享有不被骚扰电话扰乱生活安宁的权利。杜绝推销电话,势必应全面推行电话实名制,强力打击改号软件,让商家失去骚扰他人的电信资源。并注重夯实通信公司责任,要求其提升技术手段,切断来源不明电话的路径,尤其不得充当帮凶,为可疑人员提供号段。
此外应着重打击恶意骚扰他人的始作俑者。在实名制背景下,应坚持追溯倒查,揪出元凶。除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办理电信业务外,还有必要完善法律法规,将拨打骚扰电话行为定性为寻衅滋事,视情节轻重追究其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同时赋予受害者索赔权,可向恶意骚扰者主张不低于一定金额的赔偿,让其付出高昂代价。这样才能全方位围剿骚扰电话,让人们免遭莫名其妙的骚扰。□史洪举
“爱心送考”
更需“用心护考”
2005年高考前夕,宜昌市发起了首届出租车免费接送高考生活动。时至今日,该活动已成为湖北省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规模最多、社会影响力最广泛的一项公益活动。据统计,“爱心送考”13年来,宜昌市的爱心出租车共出动车辆5500多台次,总行程200多万公里,免费接送考生5万多人次。(5月31日中新网)
可以说,“爱心送考”是交通行业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一项重要公益活动,不仅汇集了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而且为高考考生传递爱心和正能量,同时也助力考生考试顺利,考出最佳水平。对于考生而言,“爱心送考”活动,不仅提供了送考车辆的保障,更带来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而对于交通行业来讲,在表达企业社会责任之心的同时,更呼吁公众采用环保、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为高考打通绿色通道。
事实上,真正能够测试人性和爱心的,正是交通行业推出的这种“爱心送考”活动,让城市见证着和谐社会中,人们那真诚而又善良的心灵,同时也表明,爱心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城市文明,最终需要市民素质来承载和体现,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文明素质更显弥足珍贵。也许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爱心送考”只是发生在日常生活的一个小细节,不值得过分解读。然而,正是这些小细节,映衬出了城市文明和谐的大环境。
因此,“爱心送考”更需“用心护考”。要强化服务,营造良好考试环境。比如,维护校园周边环境秩序,协调包括交通、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为辖区的考生做好服务;在考点100米处划定车辆行人禁行区,在校园周边设立车辆绕行、禁止鸣笛指示牌,并派专人对车辆进行疏导;在考点免费提供纳凉设备,以及凉茶、绿豆汤等消暑饮料;每天由专人在考点周边巡视,应对突发事件,确保考生能够顺利完成高考。□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