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8-05-22
遏制网红店山寨乱象
须磨砺法治之剑
吴学安:近日,一家名为“喜社喜茶”的饮品店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喜社喜茶”所属企业的工作人员称,该公司花重金从“喜茶”购买了配方,属于联合经营。不过“喜茶”方面则表示,目前在北京只有两家直营店,不存在其他任何形式合作。面对网红店遭遇山寨乱象,须磨砺法治之剑,惟有对山寨行为冒头就打,才能让山寨产品无所遁形。
体检机构
亟待“体检”
张国栋:随着健康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一批设施精良、服务精准的体检机构应运而生,成为守护人们健康的一道防线。然而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少等原因,体检机构良莠不齐的问题日益凸显。体检是关乎百姓生命健康的大事。面对一些体检机构的乱象,有关部门不能视而无见,而是亟待采取措施,对此进行“体检”。
防短信骚扰,运营商有责任
一分钟突然接收近百条短信验证码,近日,厦门市民杨先生遭遇这样一件烦心事,连续几日,杨先生的联通手机卡遭到短信验证码“轰炸”。担心手机会因此报废,杨先生不得已进行关机。(5月21日《厦门日报》)
事实上,用“短信轰炸机”发送众多的垃圾短信骚扰别人,无论是朋友间的恶作剧、开玩笑,还是别有用心的人用来恶意骚扰他人,都是一种侵权的行为。由于这种侵权行为是从互联网到手机,形成跨领域侵权,导致既难以取证,也难以定位侵权者。
就目前现状而言,治理垃圾短信扰民,运营商有责任、义务,也是有能力。从法规层面来看,2015年6月开始施行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用户短信息接收意愿负有核实责任。技术层面,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与人工智能的普及,辨别、控制、过滤垃圾短信对于运营商来说,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监管部门要认真管起来,让运营商把责任扛起来。
从合同层面来看,消费者从选择运营商开始,就相当于与运营商之间构成了消费合同,你消费,他收费,但前提是运营商必须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服务环境。从企业诚信经营的角度来看,通信运营商也应该主动为用户消除骚扰短信之困,毕竟当下并非一家独大,给客户一个好的体验环境,不仅为企业争取消费者良好口碑之需,更是一个企业正面形象树立的基本,否则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当下,很可能因为短信骚扰,而失了市场份额,损了企业声誉,得不偿失。□谢晓刚
保障女性生育权
还需多管齐下
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加入准妈妈的行列。然而对于她们而言,生育之路将面临很多问题:在孕期内究竟享有哪些特殊的待遇?当面对不公平待遇时,如何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权益?面对法律赋予的“特权”,又当如何正确地行使权利而“不逾矩”?(5月21日《北京晨报》)
笔者认为,要让二孩政策达到预期,政府部门除了要继续加大对生育的投入,比如,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倡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照料责任,让男性承担更多育儿成本,完善医疗卫生设施,设立更多质优价廉的公立托幼机构,来打消生育家庭的生育顾虑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为女性共造一个“无差别”就业环境。
首先,立法机关要对我国现行有效的劳动法规进行必要的修订,制定出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条款,保护女性平等参与就业的权利。其次,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与干预,建立健全就业性别歧视救济机制,发现歧视现象及时干预,并对涉嫌就业歧视的用人单位进行公开严肃处理,以儆效尤。再其次,女性在遭遇就业歧视时,也要勇敢地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如果受歧视的女性选择忍气吞声,用人单位自然就有恃无恐。
当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也不能一味地批评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毕竟所有单位都必须要考虑用人成本,而女性生育确实会影响到单位的运转。但从宏观角度考量,生育是影响人类延续的千秋大事,任何单位都要有承担社会长远发展的责任感,不能只计算自己眼前的利益。这显然也需要国家层面上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通过减少税收、资金倾斜等激励用人单位聘用女性,约束、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从而推动企业在招聘当中一视同仁。□祝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