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7-06-14
让儿童早日用上
儿童专属药品
谢庆富:由于儿童专用药品少,有些家长只好通过各种换算,按照“小儿酌减”的原则,把成人药给孩子使用。这样做的后果却很严重,有资料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则达到4倍。儿童药缺乏,遭罪的不仅是儿童,还有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让儿童早日用上儿童专属药品。
对于“卵子黑市”
要加大惩处力度
丁恒情:国家卫计委明确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商业化赠卵和供卵行为。而在南京,媒体记者发现“卵子黑市”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形成包括体检、取卵、代孕等多环节的黑色产业链。近日,媒体调查发现,这些捐卵广告已经十分猖狂,甚至已经贴到了医院和高校。整治“卵子黑市”需重拳出击。首先要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明确监管机构工作职能及相关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次是要加大线上线下的查处力度,对医疗机构暗箱操作、非法提供取卵等行为严厉打击。
劳动者的“高温福利”需要真情呵护
从6月份开始,我国不少地区进入夏季高温期。为加强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保护,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国家赋予劳动者相应的“高温福利”。然而,从现实看,劳动者的这些福利总有一些被用人单位有意无意地“缩水”或者取消,而劳动者却不知道。(6月12日《劳动午报》)
本来,高温天气对于坚守奋战在工作一线的劳动者来说,已经是一种难受的“烤验”,有些人甚至在作业期间出现中暑事故,危及到生命安全。想想这种通常是苦战高温、挥汗如雨的劳动场景,既让人对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所深深感动,又不能不让人为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担忧!
也正因为这样,国家才赋予劳动者不少“高温福利”的。譬如:劳动者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高温休息工资应当照常发;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的劳动者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
遗憾的是,这样的善政却在执行中往往被大打折扣,以至劳动者的“高温福利”许多时候沦为“纸上福利”而打了水漂,劳动者的劳动尊严、幸福感以及和谐劳动关系也无从谈起。殊不知,对劳动者的“高温福利”,用人单位未能履行法定义务而随意克扣的做法,会使自己陷于不仁不义之地,进而有损自身形象,肯定不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
看来,要做到劳动者的“高温福利”一个也不能少地足额兑现,不能光靠用人单位的“良心发现”。最关键的是,我们的劳动仲裁执法部门和工会组织要联起手来形成合力,对克扣劳动者“高温福利”的恶行依法严惩,用真情呵护劳动者的每一项“高温福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能更加和谐。
□和法堡
对“野鸡大学”
要曝光还要查处
2017年高招结束,志愿填报近在眼前,千万别被虚假大学蒙蔽了双眼!12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135所正规高校名单,并公布了全国“野鸡大学”名单。在河南省,中原金融学院、河南科技师范学院等6所“李鬼学校”遭到曝光。(6月13日《大河报》)
每年高考结束,考生准备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是各种“野鸡大学”的活跃期。而一旦考生没有看穿这些“野鸡大学”背后的画皮,在网络上报考了“野鸡大学”,轻则损失几千几万的学费,重则既损失了学费,还错过了其他合法、正规高校的录取,造成的损失会更大。
看着教育部门公布的这份“野鸡大学”名单,作为高考考生,尤其要提高警惕心理和防范意识,在报考之前,不妨通过网络亲自搜索、确认一下这些大学的“真身”。而更好的办法,则是根据省市教育部门或者是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正规大学的名单,仔细甄别,全面遴选,避免上当受骗。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偏远地区的考生,未必随时都能够上网,也未必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有关部门发布的正规大学和“野鸡大学”名单,所以很难保障所有的考生都不上“野鸡大学”的当。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希望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和防范心理,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需要有关部门,互联网企业等等,加强对“野鸡大学”打击和取缔的力度。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野鸡大学”都是虚构出来的,它们模仿正规大学建立自己的网站,然后诱惑考生浏览、报名,为下一步的诈骗做准备,但它们并没有实体的校园。那么作为教育部门、网络监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根据目前已经曝光的“野鸡大学”的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信息封锁或屏蔽,不让这样的虚假信息得到扩散,在考生、家长和“野鸡大学”之间形成一道绝缘带。
可以说,只有对“野鸡大学”曝光一所,查处一所,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利益受损。□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