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6-11-24
治理低价旅游
别陷入割韭菜困境
史奉楚:11月22日,第三轮“不合理低价游”督察组成员在云南昆明开展“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检查,要求昆明各旅行社规范旅游合同,对涉嫌违法违规的旅游合同和线路产品,责令旅行社立即整改。应该说,低价游及由此衍生的强迫购物是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毒瘤。只有确保信息对称,强制商家履行维护消费权利的基本义务,严惩强迫购物,才能形成围剿之势,避免陷入割韭菜困境。
降低共享单车损毁率
需要多方协助
江德斌:车身贴骗钱二维码、被偷窃、人为毁坏、违停私藏……网约单车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遭遇不少尴尬,甚至有网友直言“再坚固的车也抵挡不住一颗没有公德的心”。据统计,在广州,摩拜单车人为损毁率达10%,即目前投放的两万辆自行车中至少有两千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政府和市民都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认真面对共享单车模式,支持市民合理用车、规范化使用,对违法损毁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网贷有风险借款须谨慎
卢女士一年前从名为“闪银”的APP中借得930元钱,后因种种原因逾期未还,而催债短信却于近日发送到了卢女士几个朋友手机上,上面各种淫秽、辱骂字眼不堪入目。北京闪银奇异科技有限公司否认该短信是其委托的第三方公司所为,并称无法查询到卢女士的借款记录。(11月23日《北京晨报》)
一些人在遇到急需用钱的时候,之所以不愿意找现实中的亲朋好友借钱,而更愿意从各种网贷公司借钱,就是不想欠现实中的人情,感觉网贷公司借钱手续简便,发款及时,而且给人一种公事公办的感觉。这确实是网贷公司的优势所在,但不管是现实中向亲朋好友借钱,还是从网贷公司借钱,都应该坚持诚信原则,做到有借有还,按期还款。
新闻中的卢女士,之所以没有逾期还款而被催债,按照她自己的说法,是因为自己的手机丢失过,网银密码也忘记了,所以尝试还款没有成功以后,也就不了了之了。这种解释,显然有些勉强,也为日后陷入麻烦埋下了伏笔。手机丢失,不代表没有其他办法联系上对方;网银密码忘记,也是可以找回来的,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当事人诚信意识欠缺所致。
另一方面,尽管催债公司使用带有威胁、侮辱、恐吓字眼的催债短信,不但不道德,而且还涉嫌违法,但是如果当事人真想依靠法律手段来维权,其成本恐怕要远远高于当初的借款,绝大多数当事人,未必会做这样的选择。所以我们说,网贷有风险,借款须谨慎。即便对于目前国内网贷市场的各种乱象,需要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法律、监管等等来予以规范,但作为公众,也要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给予清醒的认识,如果实在要借,那么就要充分估量自己的还款能力,同时坚守诚信的品质。毕竟当事人之所以被催债所困扰,还是因为借了人家的钱,却没有如期归还所致。□苑广阔
学会“见义智为”
应该成为人生必修课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了一场“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研讨会”,自主管理教育专家吴甘霖先生讲述了一篇报道:海南某中学高一学生孙某遭到3个男青年抢劫,正好有两个同学路过,他们想帮助这个学生。可是抢劫者无论年龄还是个头都比他们大。怎么办呢?他俩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请3人吃饭,先支走2人,他们再与另一男子坐三轮车经过派出所时,把那个男子送到派出所。(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
这则报道告诉我们:像中小学生这样的青少年要学会“见义智为”,切莫作无谓的牺牲。
青少年从体力、知识到社会经验等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见义勇为比成年人更存在风险。特别是不具备与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甚至违法犯罪分子作面对面抗衡的能力,在关键时刻,青少年首要任务是保护自身安全,量力而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看到同学被挟持,可以偷偷报警;看到同伴落水后,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可以大声呼救,找成年人帮忙;或在附近寻找竹竿、衣物、绳子之类的辅助工具让落水者抓住等等。也就是说,青少年要善于“见义智为”,以避免酿成更大的悲剧。
见义勇为与“见义智为”虽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对救助者生命权的重视与关怀,体现的都是一种担当精神。对青少年来说,并非见义勇为就是英雄,“见义智为”就是胆小怕事,逃避责任;恰巧在关键时刻,善于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鲁莽行事,不呈匹夫之勇,去“见义智为”,才算最好的见义勇为。
对于一些青少年盲目见义勇为,究其根源,除了社会上盲目鼓励所有公民见义勇为外,关键是青少年不懂得什么是“见义智为”,怎么去学会“见义智为”。这就需要在各中小学校开设青少年自我保护课,教育青少年如何去“见义智为”,保护好自己;如何去自救互救,实现良性互动,而不去盲目见义勇为。
□玫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