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锐语
2016-08-09
女性就业尊严
需要法律护航
钱夙伟:据分析,就业歧视现象高发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反歧视法律不完善,只对歧视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缺少具体的违法后果,以及要承担的责任。因此,保障妇女的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妇女权益保护法》落到实处,还必须健全法律法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男女平等”的国策,使得女性的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和尊重。说到底,女性就业尊严,需要法律护航。
劳动者权益不能
成为“镜花水月”
沈峰:建立劳动者高温防暑保障体制,切实减少极端高温天气对劳动者的损害,不仅是增强政府法规严肃性、公信力的需要,也是政府的责任所在。所以,保障劳动者拿到高温津贴,需要有法律“靠山”,有必要将支付高温津贴上升为普遍性法定义务,并制定更具专门性、明确性、保障有力的法律实施细则,让劳动者不再在高温下望“津贴”兴叹。
母乳库可成为城市的标配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正在筹建母乳库,并预计年底前完成。据了解,这是北京地区首家公立医院母乳库,建成后,将为早产儿、手术后的婴儿、牛奶蛋白过敏婴儿以及重症患儿等提供母乳供给。(8月8日《京华时报》)
母乳喂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孩子都能够吃上母乳。
当婴儿急需母乳喂养时,社会上并不缺乏爱心妈妈愿代为哺乳。在过去,“吃百家奶”长大的孩子较为常见,谁家孩子没奶吃,有奶的女性抱过来就喂是常见现象。在当前,“抱过来就喂”已十分罕见,人们已有防病意识,认识到母乳可传染疾病,爱心妈妈献出母乳前,通常要经过一番健康审查。
但也不可否认,怎么确保母乳的安全,医院各有不同做法。不仅如此,若此类爱心活动非医院组织,对母乳的检验检疫就会缺乏指导,进而留下安全隐患。自发组织的献母乳活动,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流程,没有统一的管理,就存在“好心办坏事”的可能,说不定喂的是母乳,却将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喂”给了孩子。
除此之外,母乳需求量不算小,但以个案出现的献母乳活动难以满足需求,更多亟待母乳喂养的孩子无法得到哺育。有必要将献母乳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并通过专业性的采集、检验、存储、分配等,确保母乳的安全。而在公立医院建立母乳库,是化解这方面难题的最佳途径,将使爱心母乳有质和量两方面的保障。可见,北京市筹建首家公立医院母乳库,这一做法具有推广价值。
每座城市都有献血机构,也有建立母乳库的必要。若能如此,更多爱心妈妈就能顺利献出乳汁,更多婴儿就能得到安全母乳的哺育。□罗志华
多挖掘七夕节的
家庭文化内涵
七夕节到了,将之过出浪漫味道当然可以,但不要忘了,七夕节还有重要的家庭文化内涵:责任、奉献、忠诚、心灵的默契与谐振等。
是的,如果没有忠诚、责任和奉献,天上的仙女不会将命运交给地上的牛郎。如果没有和牛郎的内心的共振,织女也不会对人间的真情无比留恋。七夕节传达和折射的是厚重的家庭文化内涵,所以我们才要充满敬畏,努力挖掘。
责任意识。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个人必须承担的事情。既然组成了家庭,我们就要承担更多责任:考虑自己,也要考虑家庭需要;考虑自我需要,也要照顾到其他成员的感受。享受这个空间带来的舒服舒心温馨,也要积极酿造幸福、涵养幸福。用实实在在的干活、出力,推动家庭“小车”幸福行进。
奉献意识。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奉献”:恭敬的交付,呈献。联系到家庭奉献,就应该是,每位家庭成员,都应该将最饱满的爱、最倾情的付出,献给亲人、爱人。给他们足够多的帮助和爱护,让事业得到发展,让学习得到进步,让生活更为甜蜜。
忠诚意识。忠诚就是指真心诚意,无二心。反映到家庭关系就应该是,面对灯红酒绿、不当利益的诱惑,我们应将对家庭敬畏感、规则敬畏感放在高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做昧良心的事情,不做对不起配偶的事。工作中不该拿的钱,坚决不拿,廉洁自律,内心坦荡敞亮,提升道德素养、家庭忠诚意识。
心灵的默契和关心。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对彼此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有了太多的了解熟悉,已具有无形的心灵的默契。在更多时候,我们要将心灵的默契,转化为彼此的关心和映照,转化为无微不至的嘘寒问暖。让尊重、真爱、微笑、体贴,成为重要的家庭底色,打造内在的和谐共振。
让七夕节成为传承传统家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推动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担当。□耿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