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施教,她巧妙组织活动把班级“小霸王”变成“小博士”
■爱心施教,她总结出“四多”教学法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因材施教,她巧借糖纸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
■无私授艺,她自创“引推退”三字经带出多名幼教骨干
■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京城魅力教师”、北京市第一幼儿园教师——
教学、教研、组织活动、观察孩子、与家长沟通……郭琛很忙,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从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21年中她一直坚守在幼教的第一线,从一个18岁的年轻教师慢慢成长为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她常说:“幼儿教育是一份平凡的职业,但我既然选择了它,就甘愿做一片‘绿叶’,默默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因人施教
把“小霸王”变成“小博士”
“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孩子的信赖。”参加工作以来,郭琛从年轻时对孩子自然的喜爱转化为对孩子真心的无类别的爱,不管是出众的、平凡的、还是乖巧、顽皮的,不管是“金凤凰”还是“丑小鸭”,郭琛都会努力寻找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曾经有个小男孩儿,名字叫小海。这是个特别淘气的孩子,在班里打人、破坏玩具,小朋友都怕他。因为颇有些“小霸王”的气势,他在班上也没有朋友。郭琛注意到这个情况,与家长沟通情况后了解到,小海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因为自己离婚,感觉对不起孩子,在平时的相处中对小海很娇纵,养成了小海这样的脾气。
“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慢慢转变吧!”郭琛与小海的母亲这样约定。
在此后的教学中,郭琛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小海在安静时大多都是自己看书,而且多是科学类书籍。与小海的母亲交流后,小海妈妈说:“没错,他爱看科学探索类节目。”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