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人物 > 故事 > 正文

基层税务所里的“孝老敬亲之星”——记通州国税局第五税务所周正君

2017-03-29 作者:赵思远 来源:

  在通州国税局第五税务所内,有一位平凡的基层税务女干部。大学毕业以来,她在国税基层扎根,兢兢业业,为广大纳税人服务整整4个春秋;但在生活中她乐于助人,热爱志愿服务,为老人和残障儿童等送去温暖。她就是北京市通州国家税务局的“孝老敬亲之星”周正君。
  她带给老人的不只是陪伴
  在税务所内,在自己的岗位上,周正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总是能让纳税人感受到便利。在生活中,这种时刻为他人服务的习惯也常伴她左右。周正君从小就乐于助人,总喜欢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工作后更是积极投身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让自己的好习惯有了用武之地。
  去年三月,周正君参加支部组织的走进宋庄镇敬老院志愿活动,这是她第一次走进敬老院。那天在院长的安排下,周正君与敬老院里的张奶奶相识,并陪伴张奶奶聊了整整一个下午。在聊天过程中,周正君发现,张奶奶虽已96岁高龄,但仍对生活充满热情。干净整洁的环境、平平整整的床铺,加上老人亲手种植的花草,让老人的房间看上去生机盎然。“老人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我有义务为她的生活再增添一抹色彩。”此后,她便每周利用休息时间自发到敬老院看望。
  每次到了养老院,周正君都会与老人一起侍弄花花草草,向老人请教学习如何嫁接出漂亮的花朵;老人眼神儿不好,她就帮老人修剪指甲;敬老院的饭菜虽说适合老人的口味,但常吃也会腻,她去了就给老人带去她喜欢吃的糕点;她还经常搀扶老人在院落里散步、聊天,跟她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听老人讲那过去的故事,一遍两遍三遍,听多少遍她都不会腻。
  “我知道那是老人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她们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和倾听。”慢慢的,周正君与老人感情越来越好,每周见面就像是一个约定。遇到实在去不了时,周正君会托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跟老人说一声。她知道在物质并不匮乏的当代,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而对于人生晚年的张奶奶而言,周正君已不单单是一个陪伴在她左右的志愿者,更像是自己的亲孙女。
  她为残障儿童送去希望
  周正君不仅将爱播撒在敬老院,还将自己奉献给了更多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早在2015年夏天,她就加入了一个亮马桥的志愿服务群。这个志愿服务群由89名志愿者自发组织创建,名为“残障儿童之家”,是专门为一些残障儿童提供服务的组织。在这个公益组织里,每一名志愿者都会和一名残障儿童进行对接。和周政君对接的是一位天生聋哑的小男孩。
  “这个小男孩才四五岁,什么都听不到,自然也不会说话,发出的声音一般人听不懂,必须有专业的翻译老师进行辨别。”对接后,周正君一个星期会去一次,陪小男孩玩玩具,并通过老师的翻译和他耐心地交流。“一个小孩子听不见任何声音,想表达什么也十分困难,我就希望能通过所做的点滴让他能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让他发现生活中有更多的快乐。”在周正君的努力下,小男孩对生活充满希望,健康茁壮成长。
  不管是陪伴敬老院的老人,还是帮助天生残障的小男孩,周正君在服务他人的志愿活动中,收获的更多是感动和成长。在她眼里,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应该被现在的年轻人传承下来。作为一名国税干部里的“孝老敬亲之星”,她在工作之余投身志愿服务事业,在生活中去帮助更多值得帮助的人。“在新时代更好弘扬‘雷锋精神’,这是我肩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周正君说。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