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劳动者周末 > 正文

本报特别策划报道 为了国家庆典 来自北京职工的奉献——专访曾经为国庆庆典做出贡献的职工们

2014-09-27 作者:本报记者集体采写 来源:劳动午报

国庆特刊

  这是一个让中国人自豪的节日,这是一个被全世界关注的节日。新中国在这个节日里举国欢腾,天安门在这个节日里更是成为世人瞩目的中心。首都北京的职工荣幸成为在国庆日中做贡献的劳动者,他们在历次国庆日庆典活动中投入了心血和汗水,从供电、供水、照明、环卫、游行花车等各方面工作做出了成效。他们不仅仅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的风采,同时也证明了北京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他们保证了天安门广场的安全供电
  他们保证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辉煌
  他们装点了天安门广场的繁花似锦
  他们为国庆群众游行队伍准备花车
  他们为国庆群众游行人员赶制服装

图为北京电力职工在60周年国庆时为天安门广场的顺利供电而认真工作着

不超5毫秒
 
  □张光
  老百姓听到“毫秒”这词的机会很少,可在电力工人的心里,这就是最熟悉不过的专用术语。1秒钟的千分之一啊!就这么比眨眼的时间都短的5毫秒,成为了国庆庆典中对北京电力职工要求的安全底线。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乎每一次国庆阅兵都对天安门广场的用电量有更高的要求,几乎每一次阅兵要求用电之处的数量都有新的增添。灯多了、用电设施种类更多了,仅以国庆60周年庆典来说,广场527处用电点几乎置于人海之中。ATS箱、电缆马道等不仅承受几十万人的挤碰、踩踏与重型车辆的碾压,还要在规定时间内经历临时用电的接入、拆除和再接入的反复“折磨”。就是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中,用电标准达到了供电保障不得有5毫秒的异常!
  标准不仅仅考验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同时也考验了北京职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啊。因为在当年8万名中小学生组成的方阵中间还“隐藏着”41名电力职工。他们坚守着,为背景表演提示屏的正常使用提供24个二级配电箱和85米马道。被提前安装到华灯上的LED小屏幕是背景组字的重要装置。一位62岁的老师傅在设备围栏里的配电箱旁一站就是8个小时,直到庆祝大会结束。
  当13亿中国观众看到如此壮观美丽的庆典影象时,不会知道那些幕后的工作者是多么辛苦,不会知道在屏幕里看不到的那位62岁,站了8个小时的老职工。也看不到那些为庆典铺设电话线的人,看不到为游行者缝制服装的人,看不到游行花车的制作者,看不到装点广场花坛的人,看不到让天安门广场无比整洁的人……
  他们默默地把心血浇灌在为国庆庆典的服务之中,他们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用在了确保庆典的安全上,他们把心中的喜悦与国家庆典活动的完美举办融在一起。“5毫秒”既是指标更是一种荣誉,既是特指也是泛指,因为在所有参与国庆庆典服务工作的人心里,都会有类似“5毫秒”的标准。这是个高标准,在全世界关注中国国庆活动的人眼里,这就是国家标准。
  我们为能够实现这个标准而自豪,因为我们是得天独厚的北京职工!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