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文娱 > 正文

民间老会、秧歌、广场舞依次打擂 刘家店万名群众同台献技

2017-02-08 作者:马超 来源:

  本报讯 (记者 马超)2月6日,主题为“展丫髻风情  赏百年老会”的平谷区刘家店镇第二十届农民艺术节暨花会秧歌表演擂台赛,在国家4A景区丫髻山太极广场举办。从全镇14个村10000多名群众中精选出来的46档民间老会和传统秧歌、广场舞依次上台打擂,平谷区文委和体育局等单位组成评委团,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并分别颁发相应奖金。
  此次擂台赛,46档老会、13档新会和各村秧歌、广场舞同台献技。既是对传统百年老会等民俗花会表演艺术的传承,更是该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启2017文化年的开场锣。比赛旨在搭建展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既展示该镇独特的人文魅力,扩大镇域文化影响,又推动文化旅游镇的建设步伐。
  传承百年以上的花会才能称为“老会”,如北店龙灯传承有430多年历史,曾参加建国35周年庆典,舞于天安门广场。原来的舞龙队员都为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传承舞龙文化,使之成为全村男女老少共同的健身项目,2012年成立了女子舞龙队。历经几代北店人的精心构思,捶打磨炼,技艺越发精湛。
  万庄子中幡、大鼓均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幡最早起源于皇家仪仗队的旗杆,后被演变为民间花会中的表演节目,因为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故民间有幡乃“会之眼”的美称。而大鼓因声传数里之外,又有指挥作用,步调一致,韵律统一,鼓声一响胆气豪,所以民间有鼓乃“会之胆”之称。
  刘家店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境内的丫髻山道教传承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素有“近畿福地”之御称。丫髻山的传统文化庙会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冠盖京师,是华北四大庙会之一。依托丫髻山传统庙会,来山助“善”的民间花会,如开路 、中幡、大鼓、高跷、小车、跑驴、旱船、吵子、时不闲、龙灯、狮子等传承了有四百多年历史。
  本届擂台赛拉开了刘家店镇“古韵丫髻,尚道桃源” 文化年活动的序幕。2017年,刘家店镇将致力打造丫髻书院、太极文化小镇、传统花会之乡、诚信品牌四张文化名片,充分挖掘乡贤资源,弘扬乡贤文化,开展书画培训,太极讲座等系列活动,构建月月有文化活动新常态,用乡贤文化教化村民,凝聚人心,促进和谐,让中华传统文化在古老的洳河川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通讯员 马程远 摄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