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文娱 > 正文

万名市民走进国企感受改革成果——记者直击“首都国企开放日”

2016-05-16 作者:郭强 阎义 马超 李睦 张江艳 杨琳琳 陈艺 万玉藻 来源:

  日常生活垃圾经过一道道生产流程变成电能,污染却是零排放;住宅由车间生产线“制造”,盖楼搭桥就像“搭积木”;老牌“牡丹电视”早已改头换面数字化,而且还有3D视频、4D体验;百年“义利”原来有这么厚重的历史、这么多高品质美食;“金牌”地铁司机驾驶的列车如此平稳,距停车点误差竟然只有一厘米……5月14日,北京市一万余名市民走进100家国企,近距离了解国企,亲身感受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果。
  5月14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教工委、共青团北京市委、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启动。共有48家集团企业下属100家企业、100条参观线路向市民开放。其中,央企线路16条,市属企业线路84条;工业企业28条,商业企业25条,建筑及房地产企业12条,交通企业20条,农业企业2条,博物馆12条以及教育1条。
  为了增加市民的“参与感”,参与“开放日”活动的企业都精心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参观线路。比如:市民可以到首农三元集团了解从原奶进厂一直到加工成成品出厂的过程,看机器人如何加工牛奶;到自来水博物馆了解自来水行业的发展历史、净化过程;到北京建筑最高处——国贸三期楼顶参观建设过程、俯瞰北京风光;到工美集团与工艺美术大师交流,现场观看“国礼”制作;体验磁悬浮S1线列车,感受时代前沿科技;体验北汽新能源汽车,了解科技前沿的电动汽车;参观了解“牡丹”、“雪莲”“、“王致和”、“北冰洋”、“百花蜂蜜”、“红星二锅头”等这些北京老品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来自北京公交集团的张鹊鸣等四位劳动模范代表首都国企发布了“国企承诺书”,承诺将继续弘扬国企的优良传统,勇于担当、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诚信立身,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凝聚“中国精神,国企力量”。
  据了解,尽管市场竞争环境压力较大,但北京国企依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2015年,市属国企资产总额341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1%;实现营业收入10662.1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利润572.1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国有企业9.6和8.9个百分点。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的重要时期,我们主办这次‘首都国企开放日’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敞开国企大门,向市民展示诚信、创新、拼搏、担当、爱岗、敬业、温暖、和谐的首都国企群像,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进一步了解国企、认知国企、理解国企、支持国企、热爱国企。”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巡视员赵林华说。
  百家国企同时向市民开放,在北京尚属首次,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为此,本报于“开放日”当天派出多路记者,现场记录和感受活动的气氛。
  二七机车有限公司:市民拿起相机记录百年老厂历史
  5月14日上午,淅沥的小雨没有阻挡住市民与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二七厂)的亲密接触,反而为这个百年老厂增加了一份历久弥新的感觉。
  二七厂隶属于中国中车集团,其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百年二七,历经了风雨洗礼,在今天依然焕发着生机。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工会小组成立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二七”工人运动的主要策源地;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液力传动机车也是从这里诞生……一个个“第一”为二七厂赋予了更多特殊的含义,走进二七厂的100多名市民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115年历史的欧式建筑群、长辛店二七纪念馆,让市民们都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二七厂的每一处。尤其是参观火车的环节,让大朋友和小朋友都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模式,火车成了名副其实的“万人迷”。
  一位小伙子专门带着姥爷的手表走进二七厂。原来这位小伙子的姥爷是该厂的老工人。走进老人曾经工作的地方,让他对姥爷又增加了一份敬意,同时也完成了老人“回工厂看看”的心愿。
  “通过这次国企开放日,我了解了中国中车二七厂百年的历史,了解了二七的革命精神!参观工厂车间,看到了我国高铁事业的辉煌成就,为我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一位来自2012级北京工业大学学生高旭东说。活动结束后,不少市民表示,走进二七厂很有意义,希望还有机会到此参观。
  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公租房体验馆迎来“特别嘉宾”
  5月14日上午9时,位于石景山区景阳东街燕保·京原家园小区内的北京市公租房体验馆迎来了一批特别嘉宾——“首都国企开放日”参观北京市公租房体验馆的30多名社区市民,他们在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参观北京市公租房体验馆。
  在公租房户型样板间展示区,市民们观看了三种样板间户型和精装修布局,温和舒适的中色温灯光感受、世界上油烟拦截率最高的直排式离心排油与抽油烟机等厨具设备,进一步加深了市民对产业化精装修提升公租房品质的印象。
  在产业化剖面现场演示区,厨房墙板防火钢板覆膜技术、管井模块、卫生间饰面层防水层一体化设计、定制高品质卫生间洁具等产业化装修技术更是引起了市民的浓厚兴趣,最让市民印象深刻的是内装修墙面硅酸钙板不仅表面光滑易擦拭,这种板材更是让人放心的绿色无污染材料,只要装修完成后即可随时拎包入住,租户再也不用担心装修材料带来的化学污染危害。
  王阿姨是一名退休老职工,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她兴致勃勃地第一个走入体验馆。王阿姨说,她对公租房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在刚刚竣工交用的燕保·常营家园,她选到了一个小户型的公租房,圆了她长期以来的安居梦想,“公租房好,没想到这个岁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漂泊的心这下安定了。”
  建工地产集团:30名业主被邀看“新家”
  5月14日,近30名业主代表来到被称为“离市中心最近的自住房”项目建工·动力港小区施工现场,一睹“新家”的风采。北京建工地产集团也以这一民心工程,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为践行企业责任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
  从事煤炭行业电气自动化研究的崔先生,先后通过资格审核、优先家庭和非优先家庭随机种子筛选、进入摇号池,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取得“最火自住型商品房建工·动力港”的购买资格。
  这次听说国企开放日组织动力港的业主参观“新房”,崔先生一家激动的睡不着觉,一大早来到建工·动力港建设现场。站在三环边上,顺着金长安向东望去,一栋崭新的棕色住宅楼呈现在视野中,在蓝天的衬托下,浅棕色的建筑外墙越显挺拔,淡蓝色玻璃窗在阳光映衬下格外夺目,小区里正在进行市政管道施工。“平时工作太忙,只是在新闻里了解到动力港的施工进度,今天看到真的建筑了,太棒了!” 崔先生一家高兴地对记者说。
  北京建工地产副总经理刘晔介绍,动力港项目自2014年12月中旬正式开工以来,克服重重困难,项目施工进度稳速提升。到今年5月完成了所有工程的结构及外墙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小区市政配套管线和室内电梯的安装调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我们承诺按照合同要求,在今年年底完成全部验收手续,把合格的产品交付给业主。
  龙徽酿酒公司:老“中国红”品出了“新滋味”
  5月14日,300多名市民走进了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当天,市民参观了龙徽葡萄酒博物馆,品鉴了龙徽葡萄酒,学习了葡萄酒饮用常识等。
  博物馆丰富的陈列内容吸引了不少市民,也加深了他们对葡萄酒的了解,增强了北京龙徽良好的社会形象。特别是以“中国红”为主题的历史专题展区,代表性地诠释了北京龙徽在新中国葡萄酒发展史中最辉煌的片段,同样也勾起了一些中老年人对于青春的美好回忆,切实增进了他们对“老国货”的感情。展厅以丰富的现代展示思维和传统的陈列方式相结合,使来访者穿梭于时空,与前人酿酒师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葡萄酒品鉴环节尤为吸引来访市民。市民们在品酒师的讲解下学习品鉴各类龙徽葡萄酒,热情的市民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不少市民感慨:“过去的老中国红,今天品出了新滋味。”
  一位市民说:“作为一种葡萄酒文化的启蒙、一种葡萄酒知识的熏陶,参观龙徽葡萄酒博物馆使我们对葡萄酒领域的知识和对北京龙徽酿酒有限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参观体验的经历,将为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这种回忆,是一种北京文化的传承,北京老国企的新产品依旧活跃在北京人的家里和心里。”
  牡丹集团:市民争相体验4D模拟驾驶
  5月14日,牡丹集团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前来参观的市民。
  “你是谁呀?”“你好!我是小南,你不记得我了吗?”捧趣的对话,来自市民和机器人小南。当然,牡丹集团不仅是小南这么吸引人,现场的市民坐上牡丹4D动感模拟驾驶器,体验了一把赛车的感觉。
  当天,牡丹集团推出了6个展示区。
  新型显示设备和内容专区:包括数码屏风、曲面液晶拼接屏、3D视频体验、液晶拼接屏、透明液晶橱窗设备及相关数字创意3D内容制作等,构成了绚丽多彩的视频内容展示系统;智慧园区方案展示区:展示云视频会议、云办公、园区多媒体电台、微信运营平台等智慧园区支撑系统,构成了数码解决方案;创新标准展示区:牡丹集团支持和参与制定了37项数字电视领域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一个中关村十大创新标准,是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牡丹大数据舆情系统展示区:利用云服务、大数据技术,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云网端舆情监测服务内容;园区多媒体电视台方案专区:由DTMB双向高清互动传输系统,为园区提供基于DTMB和云端控制的多媒体信息传输服务,为园区提供宣传、广告、信息传播服务;国家工程实验室展区:展示基于DTMB超级无线局限网系统,提供DTMB电视数据上网服务。
  义利面包食品公司:老北京人学做糕点圆儿时梦
  “今天到义利厂体验做面包,圆了我儿时做糕点的梦想。”在北京义利面包食品有限公司的DIY面包房里,60多岁的张女士对记者说。当天,市民在义利食品厂体验了把做糕点的乐趣。
  对于北京市民来说,百年义利面包是一种情怀。在那个年代,经常能吃上义利面包,但是亲眼目睹面包的制作过程却很难。在“首都国企开放日”这天,张女士带着儿时的记忆和味道,领着小孙子,与近百名市民走进了DIY面包房。
  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讲述了百年义利食品厂的前世今生,并带领市民进入制作间。市民清洗了双手,穿着特定工作服,佩戴工作帽,接过工作人员发放的面团和工具开始了制作。
  大家根据自己的想法,有的揉面,有的擀皮。一位老人对记者说:“我今天带着小孙子来,一方面是让他体验动手的乐趣,另一方面是告诉他不能忘记老北京的味道。”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教女儿怎样擀皮儿。她说:“我们这代人对义利面包的记忆不如父母,到了我女儿这一代,对老字号品牌更陌生了。我带她来,就是想让她了解并感受国货食品,同时提高她的动手能力。”
  市民们把自己制作的面包和糕点,经过烤制后,高兴地品尝到劳动成果。
  中建一局:百余市民雨中登上京城最高工地
  “站在这里俯瞰京城,真是别有一番感觉!”5月14日,100余名市民在雨中登上了京城最高工地——国贸三期B项目。
  国贸三期B项目是中建一局服务中国国际贸易中心31年的收官之作,囊括了国家科技进步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奖等所有国内最顶级的科技质量奖。
  中建一局国贸三期B项目分为两个展示区。展区除有专门的讲解人员外,中建一局还特意安排了两位和国贸建筑群非常有“渊源”嘉宾为市民讲述国贸背后的故事。这两位嘉宾都是国贸建筑群的建设者。
  周予启是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岩土专家,也是国资委推选的一线工程师,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几乎参与了新世纪以来每一个国内最知名的超高层建筑的建设。
  “只有大楼封顶才能证明基坑是安全的!”周予启说:“想打造建筑业的‘中国品质’,最需要把工程的地基打牢,把埋在地下的基础做好,才能做成良心工程。”
  参观区设置的互动环节中,市民们都争相拿起北京地标建筑的拼图往熟悉的轮廓中贴,亲自动手贴上心中的北京城市情怀。
  一位参观的市民说:“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真正感受到当代新国企的创造力,真正的大国强企风范。”
  市民体验国礼制作
  14日,在北京工美集团国企开放日活动中,“大国工匠”全国高级技师孟剑锋正在指导市民,现场体验“錾艺”国礼的制作过程。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