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燃气防腐公司职工刘建辉:“墨”守情怀
2017-01-13
作者:赵思远
来源:
在北京燃气防腐公司有一位职工里的书法家。每到茶余饭后,或是工作忙完,他总要拿出文房四宝,铺纸磨墨,写上几笔过过瘾,这个习惯一直被坚持下来。对待书法,他每天都有新感悟:把心情抒发在字里行间其乐无穷。他就是该公司安全技术部主任刘建辉。
不练基本功 能力难提升
刘建辉在恢复高考后参加了第三届考试,并如愿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22岁的刘建辉积极响应全国统一分配,在大港油田开始工作。身处荒无人烟的油田,加上每天的工作十分辛苦,一天的忙碌结束后,写字便成了他唯一的消遣。“那时还要感谢国家和组织对我的重视,同一批次去油田的人里,只有两名大学生,我作为其中之一有幸分到单独的办公室,这也为我练好字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就这样,刘建辉下班在办公室刻苦练习,这份情趣也就一直坚持下来,伴着他度过了大半生。
刘建辉在工作中碰到过不少酷爱书法的年轻人,对行书、草书很痴迷,练习时也是直接从这些手法开始,却都忽略了楷书的重要性。在他心目中,楷书是书法中的基本功,练好楷书,就能够打好基础。“以前我常看我家旁边一个教武术的老人指点学徒,每一批学徒进来都要从扎马步开始,时间长了,很多学徒耐不住性子离开了,而那些极少数留下来的人,把马步扎到一个程度,老人才会开始传授新本领。在我看来,练功夫和练书法是一样的。楷书就好比扎马步,只有把基本功打好,转变其他字体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写字如做人 时刻求进步
在练字时,刘建辉并不感觉十分枯燥乏味,相反,他有一套时刻保持兴趣的方法。“练字时间长了,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字越来越难看了,这就是常人所说的‘眼高手低’,但我觉得当有这种感觉时,就说明已经进步了,处在了一个新的练习阶段。”当出现这种感觉,刘建辉往往会放下手中的笔,反过来观摩和学习名家字帖,对比后发现自己的不足,接着再练。刘建辉就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断重复着,逐渐提升着自己的水平。
在刘建辉看来,一个人写的字是他性格和人品的真实写照。字能够反映出一个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所处环境以及他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感悟。“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一个人练好书法可以怡情养性,在生活中能为更多的人带去正能量。”刘建辉把书法当成是一种道,它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书法中追求更高的境界,就好比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更高的层面。
书法表情怀 工作融墨香
刘建辉常和年轻的同事畅谈工作与人生,并愿意向年轻人传递积极的工作态度。“我始终把自己的工作当成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就像我爱好书法一样,只有干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自己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在刘建辉眼里,书法是他抒发情感的工具,能把工作中的不顺通过书法发泄出去。字代表内心,倘若下笔轻盈,就可以彰显内心宁静平和;倘若下笔顿挫有力,就可以彰显出激情澎湃。“人发泄的方式有好多种,有的人喜欢喝酒、打游戏,而我觉得书法比较健康,能陶冶身心,一举两得。”
在从事腐蚀控制技术过程中,刘建辉将其与书法有机结合,用书法鞭策自己,在工作中也像练书法一样,把无限热情投入其中,并注入了浓浓的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