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体育 > 正文

足球需要偶像

2015-01-28 作者:于彧 来源:劳动午报

 
  近日,一篇题为《“英超最大球迷群体在中国”令人深思》的文章在网上被多家媒体转载。这篇文章以反对外国足球在华“倾销”为议题,认为中国市场的开放使得欧洲五大联赛在华落地生根,并导致脆弱的中超联赛受到了高水平赛事的直接冲击而萎靡不振。从而呼吁终止欧洲五大联赛在中国频道免费播放。
  这篇文章一经转载即引来网友的热烈讨论,持反对意见的球迷占据了绝大多数,认为文中的观点完全没有逻辑。我不想对此继续吐槽,不过这篇文章反倒让我想起了自己在足球上的一些经历:或是狂热的追逐,也有为之黯然神伤。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正是中国足球职业化方兴未艾之时,那时的中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如今这样多元的娱乐选择,足球成了男孩子们共同的爱好。《足球》或《体坛周报》是每个男生的标配,每天早上上课之前,男生们一定会聚集在一起聊一聊头天晚上看球的战况,如果他能说谁是怎样进的球,并进行一些点评,那简直就成了众人之中的焦点。在甲A联赛里,申花、万达、国安这传统三强拥趸众多,就在每个人都谈论范志毅、祁宏、李明、郝海东、高峰、高洪波的时候,尚处青春期的我不愿去追随大流,而选择了支持广州太阳神这支南粤球队,支持的理由现在想来很可笑,只是因为彭伟国和胡志军踢球时潇洒的身影。在电视上看完球学到一招,便兴冲冲地跑出去找同学朋友练练成了那个时期我的最大乐趣。
  对于太阳神的支持直到一次观看电视转播戛然而止,那场比赛,太阳神在中场倒脚时间长达五分钟,对方球队也很有默契地不上前逼抢,这场莫名其妙的闹剧以我愤怒地关闭电视画上了句号。直到今天,我仍然能体会到少年那种被欺骗与羞辱的心境。
  可以说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自此甲A联赛与我绝缘,而原因也仅仅是因为这一场比赛。
  以后我开始看英超,当时的曼联如日中天。无论是约克、科尔这对黑风双煞,还是吉格斯、斯格尔斯、贝克汉姆、舒梅切尔这些明星球员,甚至是索尔斯克亚、谢林汉姆构成的超级替补我都如数家珍。我把他们的海报贴满卧室;每个赛季曼联的新球衣我都会立即买来山寨品并郑重地把号码印上;我狂热地熬夜只为不错过他们的每一场比赛。
  直到看完1999年欧洲冠军杯决赛,曼联补时连扳两球豪取三冠王,在兴奋激动的同时却怅然若失地遗憾自己无法亲临诺坎普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甚至根本无法到老特拉福德去看一场曼联的比赛。
  再次关注中国男子职业足球联赛已阔别十余年,如今在北京,国安的每场比赛都会导致工体周边的交通瘫痪,在球场内,球迷山呼海啸般大声呼喊着自己偶像的名字,虽然他们在球场外支持的球队各异,他们可以是皇马球迷、拜仁球迷、曼联球迷、米兰球迷……但在赛场内,他们都会共同着迷于那一抹鲜艳的绿色。这种狂热的着迷并不会因为国安踢不过切尔西,中超水平不如英超而改变。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可以坐在球场上骄傲地说这是我的地盘,他们的偶像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因为他们都在同一片土地上享受着真正属于自己的激情与荣耀。
  这些年我仍会时不时地在足球场上奔跑,享受竞技与流汗的快感。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因为在少年时期一个一个或中或洋的足球偶像的“陪伴”让我把足球这项兴趣坚持了下来,而它也实实在在的为我带来了切身的好处。足球是无界的,偶像也是无界的。一个人接触足球的最初也许就是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名球员的精彩进球,让他的心里产生了涟漪,这种启蒙在目前并非足球沃土的中国显得尤为可贵。如果人为去剥夺这种权利,才是对中国足球未来的不负责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