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全球大融合”的时代,在一支中超球队里,你很难找到本地人的身影,特别是那些来自大城市的球队。有人戏称,中超很多球队,就是四五个外国球员,带着六七个中国东北球员进行比赛。
遥想当年“专业体育时代”,中国足球的风格是“泾渭分明”的——北京队小快灵、上海队擅动脑、广东队突破强、辽宁队整体好、山东队靠身体。彼时的球队交锋,都在利用自己的特长。为什么风格会迥异?因为彼时转会封闭,球员只能留在本地,中国地方大,各个地方的人身体情况完全不同,球队只能“因地制宜”选择自己的球风。所以,在“专业体育时代”,中国球员特点都极其鲜明,老球迷很怀念苏永舜的那支国家队,为什么?因为古广明、赵达裕的“广派”;沈祥福、刘利福的“京派”;迟尚斌、臧蔡灵这样的东北大汉都让人“过目不忘”。现在的球员,多少有些“千人一面”,看哪个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样。
昨天,我们看到一个充满广式风格的广州富力队。虽然这支球队广东人“寥若晨星”,但是他们的球风让人看到了“老广东队”的一些影子。富力最大的特点就是突破能力强,哈默德、卢琳、达维以及“北京孩子”王晓龙都是盘带能手,当球在他们脚下的时候,总会让人感到“奇迹”即将发生。拥有这么一大批突破能力强劲的球员,富力才能够形成这种观赏性很强的风格。越秀山被称作广东足球的“根据地”,这座球场拥有这样一支球队,看上去“恰如其分”。
写这些并不是希望我们的足球退回到“闭门造车”的专业体制时代,而是希望中超能有更多有鲜明技战术特点的球队,这样我们的比赛才好看,我们的国家队才能得到更多有“专长”的人才。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