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天气如何预防冬病
2015-11-26
作者:黄葵
来源:
昨日,记者从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随着北方大雪来袭,本市最低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医院急诊室里一些哮喘、慢阻肺等中老年冬病病人也开始多了起来。中老年人的一些疾病或不适容易在寒冷季节发作,胸痛、中风等也在低温下不请自来。那么,中老年朋友应该如何预防冬季易发疾病呢?就此,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崔瑷。
哮喘患者防寒防过敏原
崔瑷告诉记者,天气寒冷感冒病人多了,主要是病毒或者是细菌引起的,不要觉得感冒是小病就不重视它,感冒会引起哮喘的发作,也会引起老慢支、肺炎、慢阻肺等疾病的发作。
崔瑷指出,哮喘病人大多数在春秋季容易花粉过敏,也有人冷空气过敏,遇到冷空气就咳嗽不止,容易犯病。预防的策略就是保暖和远离过敏原。 夜晚气温较低,哮喘特别容易发作。除正常使用药物外,还要及时清除床褥上的灰尘、毛屑。冬季空气干燥会诱发支气管痉挛,睡前应增加卧室湿度或喝杯白开水。避免接触过敏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清淡饮食、注意调节稳定情绪。
“老慢支”不可久病成医
崔瑷指出,“老慢支”就是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冬季尤易复发、加重。老年人在寒冷季节要注意做好事前预防,尽量降低或减少“老慢支”的复发。
医生提醒,八成以上的“老慢支”复发是由感冒引起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避免着凉和过度疲劳。另外还要注意饮食调养和适度的体育锻炼。饮食上,要注意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平时多吃含维生素A类的食物,如胡萝卜等。维生素A能使气管黏膜上皮抵抗力增强,对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与毒物刺激有一定作用。
崔瑷说,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久病成医”,每次咳嗽都是自己买点药吃。但是事实上“老慢支”不可小视,很容易从小病发展为大病。医生介绍说,“老慢支”发病初期,患者只有在患重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时,才会引起气管炎发作。到了中期,则演变为即使是轻微的伤风也会引起气管炎严重发作。许多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每年冬季都会发病好几次。而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开始变得终年咳嗽,咳痰不停。
崔瑷坦言,冬季易发疾病事前预防最关键。“老慢支”经过治疗虽可改善病情,但不能彻底治愈。因此预防才是关键,要避免病菌感染,同时增加肌体的抵抗力。
中风患者易在冬季发病
相关专家指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还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血液黏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武剑指出,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应长期坚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天寒注意保暖,预防跌倒,观察血压变化;其次注意保持正常体重、合理饮食、坚持运动、保持良好心态;还要是坚持合理用药积极预防,避免和延迟中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