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吃“加工肉类”才健康 专家:少吃无妨 自己加工最踏实
2015-11-11
作者:黄葵
来源:
最近,吃“加工肉类”会致癌的新闻,频频撞击着人们的视线,先是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的致癌风险与吸烟相当”,再到癌症研究中心发布报告,将腌制和加工肉制品例如培根、香肠和火腿等列为“一级致癌物”,牛肉、猪肉、羊肉等列为“二级致癌物”,并在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网站上发布了研究成果。这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首次对肉类食品和癌症的关系进行评估。难道火腿、培根、腌肉等都不能吃了吗?
让我们看看营养学专家是如何解读这一事件的?日前记者专访了北京309医院营养科原主任张晔教授。
“加工肉类”
适量少吃没问题
人们去超市都会留意食品的成分,超市销售包装好的肉肠、培根、火腿产品,只要是粉红色或深红色的产品,配料表上面都会找到“亚硝酸钠”四个字。这个物质就是人们所恐惧的,所谓隔夜菜里可能产生的毒物。它的作用是帮助加工肉制品展现漂亮的粉红色,控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增殖风险,延长保质期,同时产生一种火腿特有的风味。至今世界上还没有找到什么物质能完全替代亚硝酸盐的作用,所以各国均许可使用它。
张晔指出,凡事不能太绝对,中国人吃肠有悠久的历史,它方便、美味,国外吃火腿肠、香肠也很普遍。虽然加工肉制品有“亚硝酸钠”,对健康很不利,但不等于不能吃,少吃、适量就可以了。放弃加工肉制品就等于放弃了美食。就拿火腿来说,不论是金华火腿还是云南火腿,都是历史悠久的中华美食,我国人民享用了这么多年火腿美味,并延续至今。但对于高血压患者,火腿有些咸,要尽量少吃一些。
对于熏制、腌制、烧烤食品,张晔坦言:“我就特别爱吃腊肉,自己每年都要腌不少,并以此来招待客人。”张晔说,如果腌制的东西都不能吃的话,六必居、天源酱园不是要关门了吗?熏制、腌制、烧烤这些食品有不健康因素在里面,我们关键是要适量食用,这样问题就不大。偶尔吃能保证身体尽量少接触致癌成分,而且也不妨碍生活中的美食感。很多情况下,天天吃一种东西也就没什么意思了,节日偶尔放纵口味,更能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和欢乐。
加工肉的致癌几率
有夸大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说法是,“每天每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结肠直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并没有给出“安全值”,如世界癌症基金会此前推荐的“每周吃不超过500克红肉”。换句话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为,只要吃了加工肉和红肉,得癌症的几率就要增加。
不过也不必对此过于担心,其实世卫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并没有说就因此而不该吃肉,因为红肉和加工肉类都还具有营养价值,包括丰富的蛋白质和铁、锌等微量元素,所以少量食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中国肉类协会表示,肉类带来的健康风险与健康收益需要取得一个平衡,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结论主要是用来帮助提供最佳饮食建议,以平衡风险和益处,人们尽可以按照合理的摄入量,科学地食用加工 肉制品。
专家建议:
多食用自己加工的肉制品
张晔指出,我们知道新鲜的肉品比加工肉制品更加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要优先购买新鲜肉,自己在家烹调。
在餐馆用餐时,要尽量选择没有经过亚硝酸钠腌制的肉制品,比如褐色的酱牛肉,褐色的炒肉丝。购买肉制品时,首先考虑有管理的品牌产品,不要选择街边摊贩。因为这些制作者无法把握添加亚硝酸钠的数量,很可能会超量残留亚硝酸钠,并形成更多的亚硝胺类致癌物。而大厂家的产品管理通常比较严格,超标风险较小。
此外,提醒大家在购买加工肉制品时,要购买脂肪含量、盐量低一些的。加工肉制品含有微量致癌物这事无法完全避免,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风险,比如过多的盐、过多的脂肪,增加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的危险,我们也要尽量规避这些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