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玉兰花开

2017-03-27 作者: 来源:

  王政 文/图
  楼下花园里的玉兰花开了。白玉兰白得高洁素雅,红玉兰红得粉艳无比,特别是那粉嫩细腻,美若凝脂的花瓣,看起来很是养眼,令人悦目。每次走过树下,我总有想伸手触摸一下那花瓣的冲动,可惜花开的太高,我并不能够得着。这倒让我保持了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欣赏姿态,每次经过都要注目一会儿。
  玉兰花我最早并不认识,即使见到了也对不上号。但是玉兰的名字我是从小就熟悉的。因为在故乡的农村里,从七老八十的老奶奶,到豆蔻年华的小姑娘,许多人的名字就叫玉兰。在我的心里,玉兰甚至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它代表着乡村里像叫玉兰的邻家大婶一样的所有女人。
  那时我虽然没见过真正的玉兰树和玉兰花,但是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很美,也在平淡琐碎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感受着玉兰的美。这些叫玉兰的女人生在乡村长在乡村,她们秉承了祖辈厚道本分、淳朴善良的一切品性:她们没读过《朱子家训》,但她们懂得“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她们没读过什么四书五经,但她们知道相夫教子、尊老爱幼。
  男人出门,她们不忘加一件衣裳;男人干活回来,她们会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她们甚至没有进过学堂,但懂得勤俭持家,和睦邻里。一年四季,她们不但操劳家务,而且在农忙时和男人们一样下地耕种收获。
  年关将近,她们哪怕缝补浆洗,再苦再累也要让一家老小有新衣服穿。家里来了客人,哪怕出去借两个鸡蛋一斤白面,也要招待好客人。左邻右舍,谁家有事,她们都会挽起袖子下厨,蹲下身子烧火,全力以赴去帮去助。她们有爱,但她们从不挂在嘴上,而是和柴米油盐一起拌在年复一年的日子里。她们也有苦,但他们从不对谁说,而是深埋在日渐增多的手上、脸上的皱纹里……
  最近这些年,随着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公园、广场、花园等地方常常见到白兰花。当然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并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却为它的惊艳和高雅而折服。那硕大的花瓣,艳丽的色泽,绸缎一样细腻柔美的外表,就像在影视剧里看到的明目皓齿、仪态大方、气质高雅的贵妇人一样,虽然近在眼前,却遥不可及。尽管如此,当有人告诉我它的名字叫玉兰花的时候,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故乡的村子里那些女人的名字。
  村子里的玉兰纯朴、实在,她们和我没有距离感,她们就是我的生活。我就是吃她们做的饭,穿她们做的衣服长大的。我的童年和少年生活里,镌刻着许许多多和她们的名字一样美好的回忆。
  爱屋及乌,我也因此深爱上了这些娇艳在花园、广场里的玉兰花。只不过这些玉兰美在形象、美在外表,而村子里的玉兰则是美在灵魂、美在骨子里的。
  我喜欢开在花园里的玉兰,更喜欢村子里的玉兰。每年玉兰花开,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村子里的玉兰。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