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与味道重逢

2016-10-13 作者: 来源:

  白万伟 文/图
  鸡舍里的母鸡咯咯哒开叫,女儿急忙钻进去拾蛋。正烧火做饭的母亲大笑:和你爸小时候一样,来拿勺给闺女炒着吃。一把老铜勺、一两花生油、一点盐、一只蛋、一灶火,一扒拉,炒蛋香便弥漫开来。这蛋香平淡但浓郁,勾起了女儿的食欲,也勾起了我的回忆。
  缺吃少穿的童年,母亲总将鸡蛋攒了卖钱贴补家用,舍不得端上餐桌。偶尔拿出两只,用勺简单一炒,给我们兄弟打牙祭;母亲有时偏心,用这难得的勺炒鸡蛋犒劳我这个考试得奖的老儿子,并嘱咐躲在门后偷偷吃。这蛋香,融注了酸涩、喜悦、亲情,让我几十年犹记。
      味道无形,但却萦绕着太多过往。即便很久被时空隔离、封存,未曾亲近、触及,但却依然在内心某个柔软的角落鲜活如初。如若偶然重逢,那味道的因子,便会穿越现实与记忆交汇,唤醒曾经与之有关的人和事。一声“就是这个味儿”的感慨,便有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楼上兄弟,是我刚毕业时教过的学生。那日一进他家,便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味道。对,是温泉水特有的硫磺味。兄弟从小长大的小村有眼温泉,前日回村拉回几桶温泉水,温热了给孩子洗澡。硫磺味,一时将我引回了十七年前教过学的那个村庄,洗过澡的那眼温泉。
  那年我二十岁,分配到离家几十里的小学,举目无亲、孤苦无依。好在,一眼温泉,给了我温暖。每天早起、睡前都要泡澡,换来一身舒爽。泡澡间,村里的乡亲认识了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小老师,时常将好吃的送我;村里的孩子也熟识了我这个年纪相近的大哥哥,时常聚在一起玩乐。因那泉,那乡亲,我不再孤单。重逢久违的味道,第二故乡的情结更为加深。
  街上巧遇办喜事放炮,重逢浓浓的火药味,我便想起儿时过年吵着父母要鞭炮、与小伙伴用鞭炮炸水花、吓鸡鸭的快乐时光。冬季巷间,重逢烤红薯的味道,心中便格外甜蜜,一时想起与妻子刚结婚时,我经常在冬夜上街买一只烤红薯,拿回出租屋与她一起吸溜溜啃完,暖暖入睡。访问一所学校,午间重逢了食堂的味道,上师范就餐时的情景如在眼前,百米冲刺般冲向食堂,排队加塞打饭,同学一起抢食,更有那顿难忘的毕业会餐。抱抱邻居家的小孩,重逢那股甜甜的奶香,一时想起我当奶爸的日子,洗衣做饭、冲奶哄睡,烦累却幸福。母亲托人捎来一罐泡菜,重逢那酸爽的味道,恍然又见母亲择菜洗菜,在秋阳下腌菜,这气味是故乡的味道,更是母亲的味道。
  味道,是一个引子,与之重逢,便引出一段珍藏的经历。那经历,或苦涩、或忧郁、或温馨、或快乐,与味道有关,满是生活的积淀,历久弥新,愈久愈浓。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