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爷爷的“小棉袄”

2016-03-29 作者: 来源:

  朱旭 文/图
  不管身边有没有外人,母亲总喊我爷爷为“爷”(方言,父亲之意)。一般说来,在我们这里儿媳称呼自己的公公为“孩子的爷爷”,大都不直接叫“爷”。不知情的外人见母亲这样亲热地喊着,还以为母亲是爷爷的亲闺女呢!
  天还没有大亮,母亲就起床了。先把天井打扫干净,然后生火做饭。把水烧开后,母亲把一枚鸡蛋磕到碗里,用筷子搅匀,倒上开水,冲成蛋花,端到爷爷的床前,让爷爷趁热喝下。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在农村,鸡蛋算是最好的营养品了,我们这些孩子是不敢奢望的。
  爷爷的性格比较暴躁,时常向母亲发个无名火。母亲从不反驳,只有默默地忍受。爷爷一直跟我们生活,我从没见母亲跟爷爷红过脸。爷爷对母亲发脾气,邻居有时都看不惯了,就对母亲说:“现在是新社会,儿媳不向公公找茬儿就不错了。如果大叔再向你发火,你就跟他理论理论。”母亲道:“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爷就是那脾性,不容易改的。爷向俺发几句牢骚,心中的郁闷情绪就可以排解出来,对他的健康有利。再说,他说上几句,俺也不少什么。”听到这里,邻居对母亲的大度竖起了大拇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爷爷尽享天伦之乐的时候,一场灾难向他袭来。爷爷得了偏瘫,吃喝拉撒全在床上。这可苦了母亲,照顾爷爷的重担几乎全压在她身上,可她没有一句怨言。
  一日三餐,母亲要把做好的饭菜一匙一匙地喂到他嘴里;母亲要接屎端尿,经常给爷爷擦澡,那种难闻的气味可想而知;母亲要给爷爷洗带着屎尿的衣服和床单,用蒲扇驱赶爷爷身边的蚊蝇;爷爷躺在床上八年多,身上连一个褥疮都没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临终前,爷爷拉着母亲的手,喃喃地说:“真是让你受累了,谢谢你!如果有来生,俺还要让你做儿媳,到时候俺要好好报答你。”   爷爷面带着幸福的微笑闭上了双眼。一位大娘曾对我说:“你爷爷真是有福气,就是亲闺女也不见得伺候得这么好。你娘简直就是上苍赐给你爷爷的一个闺女。”
  娘送走了爷爷,我们,接过了那一份理该绵延悠长的孝心。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