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大山深处的语文老师

2016-03-28 作者: 来源:

  颜克存 文/图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3年。当时我正在上初中,一脸的稚气。身边的语文老师邱晓飞也才大学毕业,正值花样年华,刚刚走上三尺讲台,把青葱岁月留在我们这群山里娃身上。
  前几日,我回家乡镇上办事。晚上闲了下来,一时兴起,回到曾经度过三年初中时光的母校,顺道去看看曾经陪伴我一路成长的恩师。
  见到昔日的恩师,才发现曾经正值青春年华的老师,不仅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头上也添了几丝白发。额头还被岁月的刻刀留下了几道深深的印痕,不禁让人感叹十年春尽容颜老,数载奉献白发生。
  在记忆中,那时邱老师刚刚大学毕业就来我们学校任教。也许是他与我们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小,不存在那道所谓的师生代沟,所以他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总是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平添了几分学生对他的喜爱之情。
  他作为我们的语文老师,平日里总是让我们写日记,随时记录生活学习的感受。说实话,那时我对语文并没有太多好感,每次遇上写作课,我都会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最后费掉九牛二虎之力编造一篇所谓的文章,滥竽充数完成任务。
  为了完成任务而毫无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结果可想而知。
  记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同学手里借来一本书,无意间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远山的希望》,内容是写山村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点点滴滴。待我仔细读完,在文章末尾发现,署名竟然是邱晓飞,此时我才知道自己的语文老师对我们的关爱有多深。
  从此之后,我对邱老师有了敬佩之情,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课,认真地听他讲解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想象力越发自由,像是人生打开了一扇望向远方的窗。
  多年之后,我大学毕业,也沿着邱老师的“脚印”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了一名山村教师。
  如今,我已到而立之年,关心爱护我的邱老师已不再青春年少。我将和他一样,把人生最美的青春年华留在大山深处,让希望的火种绵延不断地燃烧在那片大山深处的热土。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