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住过工人疗养院
2015-12-21
作者:
来源:
马仲清 文/图
我1964年在北京综合仪器厂(后更名为:核工业部北京核仪器厂)参加工作,生产碘化纳(铊)晶体。因为铊是剧毒的绿色粉末,对人身体有害,所以我所从事的工作,是特殊工种。那时候,朝阳医院职业病研究所,定期到厂内让我们留24小时尿,进行尿中铊含量检查。
1978年,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对剧毒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厂里医务室定期组织我们去北京市工人疗养院疗养,时间为半个月。我和其他两位同事,首批到位于西山八大处北侧的北京市工人疗养院住院疗养。在医院要进行身体检查,还要进行留尿等多方面检查。每天,都有大夫护士查房,工人疗养院就和普通的医院一样,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每天早晨,我和住院的老师傅学习24式太极拳;午睡后去遛弯儿,过得轻松闲适。
一天下午,我岳母、爱人和4岁的女儿冒着高温,从朝阳门外住家坐公交车穿过北京城,来到西山疗养院看我,岳母年近七旬,还这么关心我,令我惊奇和兴奋。我陪岳母到八大处二处游览,同事老蒲(蒲春芳)拿着照相机,拍了几张黑白照片。这些珍贵的照片至今还收藏在我家的影集中。
不幸的是,岳母已辞世三十多年,老蒲也辞世多年了。看到在疗养院、八大处二处的照片,我就会想起她们。
在疗养院,我结识了北京化工二厂、北京化工实验厂的五六位师傅,每天见面聊天,一块合影留念。我出院后,曾分别到化工二厂、化工实验厂与他们见面,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化工厂内冒着缕缕的黄烟,厂内总飘着沉霾,如毛毛细雨,地上到处是污水,车间内生产线条件简陋,工人们在这样艰苦环境下忙碌的身影……
如今,化工实验厂旧址盖起了高楼大厦,有了“珠江帝景”的新名称。昔日骑车路过化工实验厂门口时,头上总有下毛毛细雨的感觉。如今,宽敞的马路上车来车往,这里已成为繁华的高档居民住宅区。
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