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副刊 > 情怀 > 正文

难忘《北京工人报》给予的鼓励和荣誉

2014-11-17 作者:张栓柱 来源:劳动午报

  或许在你现在和曾经的工会工作中,有无数个细节如同过眼云烟飘过。但总会有一些小故事伴随着某些物件、某些人和某种符号留了下来。比如一次活动、一个日子、一张照片……
  1993年《北京工人报》复刊伊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份面向基层企业和职工群众的报纸,并且,试着给编辑部投寄了一篇言论。没想到,稿子很快被采用,还刊登在了一版上。
  《北京工人报》复刊时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企业体制改革、机制转换、劳动保障等系列问题颇为复杂的时期,区县工会与基层企业、职工有许多需要释疑解惑的热点、难点问题,《北京工人报》的创刊发行,不但恰逢其时,而且记者编辑和相关版面、栏目,为此做了很多工作。那时,我看报纸上有纵横谈、今日评论、社会时评、经济广角、陶然漫步、社会看台等言论栏目,就尝试去写这种稿子。为了写好言论,一方面时刻关注新闻报道和企业改革难点、热点,从中进行选题。另一方面,经常与编辑联系沟通,取得编辑的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北京工人报》创刊到2002年,我撰写的《民主管理不能“滑坡”》、《为“自学成才”鼓与呼》、《重提“向党员看齐”》、《掸掸理论书籍上的尘土》、《不端酒杯如何》、《看见“老鼠”怎么办?》、《还要“知人善免”》、《妹妹——你慎重地向“钱”走》等多篇言论,陆续刊登在纵横谈、社会时评、经济广角等栏目上。1994年和1997至1999年,自己先后4次被《北京工人报》评为优秀通讯员。
  如今,看着当年优秀通讯员表彰活动照片,看着报刊上刊登的一篇篇文章,心里总会默默地说:《北京工人报》给予我的鼓励和荣誉,终生难忘。没有当年的《北京工人报》这个舞台,没有编辑的帮助指导,之后我能写出更多其他作品吗?也许更难。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