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立足岗位、成长成才的一线技术工人,是精益求精、创新创造的“大国工匠”,是亿万普通劳动者的杰出代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践行者——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通过中央文明网向全社会正式发布10位“最美职工”榜单。(据4月28日《工人日报》消息)
去年4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曾经发表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强调“特别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特别是普通职工的根本利益”,足见普通劳动者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今年“五一”将至,随着“最美职工”榜单的正式发布,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内容精神中关于重视普通劳动者的思想内涵,特别是普通劳动者应当得到全社会尊重,深感讲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这不仅是因为我国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以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通过劳动创造,让我们国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而且,实现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形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赋予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伟大而艰巨的使命,离不开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和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不应因时代条件变化发生任何改变,产生任何差异。
但是,毋庸讳言,因起点、机会和过程的不公平,靠劳动赚钱越来越困难。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20多年下降,而资本报酬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劳动价值的相对下降,直接导致普通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在中国社会越来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截至2014年,我国基尼系数“六连降”,贫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形成了阶层和代际转移,一些贫者正从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不改变这一状况,社会阶层流动通道将被严重堵塞,普通劳动者社会地位也必然伴随着收入的下降而下降,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实现任务更为艰难。
职业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本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例,虽早被教育部官员喊话,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众多毕业生和家长却难以接受这种观念,这或许也是导致部分学生“就业难”和某些行业“招工难”的两种窘境同时存在的原因之一。
普通劳动者的收入、社会参与度低下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面临的最突出难题,导致社会群体事件增多,也引发了各种社会风险。我国正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智能转型要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显然,这需要形成全社会尊重普通劳动者,多数人甘愿做个普通劳动者的社会氛围。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普通劳动者根本利益,才能“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才能“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