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栏目 > 五一专题 > 专题评论 > 正文

工匠精神,魂在匠心

2016-04-28 作者:赵昂 来源:中工网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成了耀眼的新词汇。“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报告》中如是表示。
  当前经济环境下,工匠精神对企业和职工都有重要意义。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职工要提供工作质量,都需要工匠精神做支撑。但是,发扬工匠精神,不仅局限于生产一线的企业和职工。
  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考察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说,“现在距全面实施营改增仅有一个月时间,财税系统处在一线,是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要全力奋进,用工匠精神把准备和实施工作做得更细更精更实。”
  总理的讲话再次提到了工匠精神,要求财税系统用工匠精神来做好工作,其实这对于其它行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呢?
  工匠精神,魂在匠心。发扬工匠精神,关键在于弘扬匠心。
  那么,何为匠心呢?《辞海》上,匠心被解释为“工巧的心细”,可见于唐代诗人张祜的《题王右丞山水障》一诗中,“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咫尺匠心难,此话不虚。
  弘扬匠心,绝不简单只是职工“工作认真”,产品“做工细致”那么简单。不同行业,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一样,但每一份工作都需要精益求精,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匠心的人。
  弘扬匠心,需要传承优秀的传统,让不同岗位的职工都能领会“工匠精神”,向精益求精的目标努力。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是全球7家五星级航空公司之一,这家公司有一个特殊的传统,飞行员培训生需要穿上工装,去体验飞机维修工的工作。即便是未来驾驶飞机的天之骄子,都要先拥有一颗匠心,其它岗位就不言而喻了。
  弘扬匠心,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让职工有能力在工作中发挥才能,精益求精。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李志强班组,曾被全总评为“最美职工”。李志强班组采取专家讲学、现场辅导、实训比武、案例分析和传帮带等多种形式,提升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成功完成了国家重点任务。保持一颗“匠心”,需要时时学习,职工需要通过学习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企业一样需要不断学习,提升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
  而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还需要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健全的技工成长体系,而这,需要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并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拥有“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青少年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
  这样的体系,不仅为各类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工匠”型人才,也使得企业能够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企业和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自然更加推崇和尊重,技工成长体系也由此健全。
  在其实并不遥远的“工业4.0”时代,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大体系,都更加需要“工匠”类人才。在工业1.0的机械制造时代、2.0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3.0的电子信息化时代,当时拥有更多工匠人才的国家,都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迈向辉煌。一个个“小工匠”的榔头,敲出的是“大国家”的乐章。
  换言之,在未来,点燃工匠之魂,点亮匠心之路,不只是为了让中国制造变身“中国智造”,更是为了一个大国的最终崛起。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