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栏目 > 五一专题 > 专题故事 > 正文

寻找老劳模|王红英(83岁):“希望你们用雷锋精神对待工作”

2016-04-29 作者:余翠平 来源:劳动午报



王红英
年龄:83岁
心语:“多谈付出,少计较回报,这样活得开心。”

  “你们还记得我们这些老劳模,我太感动了。”前不久,在王红英家里见到她时,只见她花白的头发利落得很,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是精神。她给记者倒了杯水,说:“你周末还大老远跑来,辛苦了。”手有些发颤,记者赶忙将水杯接了过来。
为工作寒来暑往穿梭在大街小巷
  王红英出生于1933年,初中毕业后,她就参加了石景山一个镇里的扫盲运动。活泼开朗、能歌善舞的她很快在扫盲运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出色的任职老师。1954年,她被调到东城区交道口电影院,这在当时是一家较大的电影院,她分管宣传、票务、美工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她结婚成家,并生育了三个孩子,工作也开展得风风火火。
  影片的宣传工作,是一项特别繁琐、繁重的工作。每个月电影院要播好几场电影,可是怎么让周围的人知道呢?这只能靠人工去宣传。骑着一辆自行车,不管寒来暑往,不管刮风下雨,王红英穿梭在大街小巷,去机关,进学校,下工厂……打印上电影宣传册,连送带讲,很多时候,还得到街头的广告栏里张贴电影海报。
  在电影播放前的半小时,王红英还需要口播电影的片名、来源国家、主演、导演、内容梗概、播放时间、场次等内容。由于声音动听、内容详尽,王红英还上了当时的杂志。“这是我后来知道的,记得一个杂志上说,交道口电影院有个宣传员,每次播电影前,听她的广播,要演什么,精彩之处在哪里就全清楚了。”提起这段,王红英很是兴奋。
  当时热播的电影有《小二黑结婚》《刘巧儿》《学雷锋》等。其中电影《学雷锋》在交道口电影院播出的场次、观看人次、票款收入,都是北京市几家电影里最多的,这都离不开王红英的宣传。
  1957年王红英生第一个孩子,她一直坚持工作到生产的那一刻,才被同事从电影院送到了医院。孩子不足两个月时,她又回到电影院。
  1959年,王红英怀着孩子7个多月的时候,还骑着自行车下基层宣传。一次正赶上下雪天,她从自行车上重重摔到了地上,当时她第一反应是:孩子会不会有事?感觉身体没什么不舒服,没当回事,她重新骑上自行车去工厂宣传电影了。
  那时候的王红英把工作当成了生活的全部,她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每天都是早出晚归。“那时候的人都那样,我们都把雷锋当成了榜样,‘比、学、赶、超’,大家都不讲条件,就是比赛谁工作干得出色。比我强的,我要努力超越;不如我的,我要帮他。那会儿同事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大家都是只讲付出,不求回报。”说起那段往事,王红英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挺着大肚子参加了全国“群英会”
  就在1959年,王红英挺着大肚子去参加了全国的“群英会”。王红英说,她到会场了心里都很纳闷:只是干了本职工作,也没啥特别呀,怎么就成北京市劳动模范了?当时推出了3位全国的先进典型,分别是时传祥、王进喜、张秉贵。那次会议,给了王红英很强的荣誉感,她自己暗暗想,回去一定得更加努力工作了。
  就在“群英会”后几个月,王红英生下了儿子,让她感觉十分幸运的是,孩子很健康!
  生完孩子,在当年的“亚洲电影周”上,王红英迎来她人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她作为工作人员接待了周总理,并和陈毅同志一起工作了几天。这成为王红英终生难忘的珍贵记忆。
  “你知道吗?当周总理握着我的手时,我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感觉他的手像软手绢一般柔,他的眼睛特别有神,而且还放着光,后来很多年,我再也没看到那么别致的一双眼睛!不管多少人,他往那里一坐,都特别突出,特别有气场,跟别人都不一样的那种气质,让人着迷!”
  当时跟陈毅一起工作的那几天,主要是讨论印尼的电影《沾满泥土的手》到底该译制还是该解说。最终考虑到播放的场次少,译制花费过大,就决定采用解说的方式了,就是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再由王红英进行剧情解说。
  “陈毅老人的可亲、可敬和善良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王红英告诉记者,1965年,她被调任东城区文化馆馆长,没多久,她就跟同事们一起,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了。她学着插稻子,站在凉水里,两条腿肿了,水鳖趴在腿上不松口,被工友用鞋底拍下来后,鲜血顺着腿流了下来……她学着养猪,看到她来,小猪就欢快跑过来,她喂饱它们,就给它们挠挠痒……1968年,她被调到东城文艺组,当时她都哭了,觉得那窝小猪那么可爱……
  “现在我老喽……”记忆回到当下,王红英稍稍有些落寞。“我们那代人经历了太多的大风大浪,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会儿享福。希望你们年轻人能用雷锋精神对待工作,多谈付出,少计较回报,这样活得也开心。”王红英语重心长地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