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区县 > 正文

在外企维权的中国工会之道——在诺基亚关厂前后所引发的故事

2015-12-16 作者:记者 博雅 通讯员 孔跃进 来源:

 
  12月17日,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对曾经的诺基亚员工来说,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年前,随着诺基亚北京工厂的关闭,他们离开了这里。
  提起诺基亚,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不少人也许还记忆犹新,十几二十年前,诺基亚手机,那可绝对是个大品牌。虽然诺基亚在北京的企业已经关门整整一年了。但是,在很多人心里,诺基亚仍然是珍藏心间的一段美好记忆。
  从走过的辉煌,到被微软收购,直至关门离开,诺基亚人的确历经了很多很多,尤其是关厂前后发生在他们和工会之间的故事更是让人为之动容。如今再回首,他们还好吗?记者为此来到北京亦庄开发区,走访了曾经的诺基亚人,算是对那段过往的一次梳理和回顾,也是新时期外企工会工作成功探索的一个缩影。
  王京伟,原是诺基亚北京工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也兼任公司的工会委员,在诺基亚关厂时他是最后一批离厂的人。说起诺基亚他很感慨:“那是一个我憧憬的地方,那是一个我非常热爱的公司,15年里,我的青春岁月我的情感,都留在了那儿。”王京伟说,他愿意讲述有关诺基亚的故事,尤其是在关厂前后那段发生在工会为职工维权的感人过程,给他留下了最后的温馨。
  宣布关厂——
  工会筑起挡风的墙
  2000年,大学刚刚毕业的王京伟选择了来诺基亚工作,成为厂里的一名备件管理员。2001年随着北京亦庄工厂的建成使用,他跟随工厂搬到了开发区。一晃,就在诺基亚工作了15年。直到今天想起当初工作的情形,他依然深情满怀:“那时候提起在诺基亚工作会很自豪,诺基亚的企业文化让我在成长中学习了很多。”
  或许生活的主题就是永远的变化。2013年9月,微软收购了诺基亚。北京工厂被定为高端产品生产工厂,这也让职工们再次看到了希望,大家都从心里祝福工厂早日走出低谷。可是没想到,在经历了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后,微软调整战略,做出同时关闭北京、东莞两家工厂的决定,2014年12月17日,正式向员工通报了这一消息。按照通知要求,12月17日当天停产一天,重点做好员工的解释疏导工作。12月18日恢复生产,完成剩余工作,计划在2015年初正式停产关厂。关厂前,诺基亚将陆续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那么,当时听到这一消息,对于北京诺基亚工厂来说,情况会是怎样呢?记者了解到,虽然诺基亚公司表示对正式员工的补偿高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但是鉴于此次关厂性质和之前的减员不同,不仅涉及人数多,而且在情感上彻底切断了许多职工与诺基亚“同生共死”的梦想。“为什么要关厂?凭什么他们说关就关?这种关厂符合程序吗?……”一时间,员工懵了,微信群里职工炸窝了,纷纷发帖子,说微软没信誉,但此时员工真的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不少职工拒绝签订解除合同的协议书,因为职工们想不通,企业为什么不在中国生产了。
  “诺基亚的很多职工,和我一样,都是从2001年诺基亚北京工厂在开发区建成投入生产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着,甚至这里面不少双职工家庭,眨眼间十几年过去了,感情已经完全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了,不少职工临近退休,也有不少职工正是业务经验最丰富的中年。多年里,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那种不约而同的企业文化已经根深蒂固。面对这样的通知,所有都不愿意相信,自己投入了那么多感情的企业说没就没了。”王京伟介绍说,当时大家心里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可是现实终归无法改变,只是落差真的太大了。
  生活被打乱了,每天按时按点有规律的工作也将要发生改变。青春不再,未来,又是那样迷惘。难道还能找得到比诺基亚更好的工作吗?企业的补偿金又能维持多久呢?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关厂通知,职工们慌乱了。那时,诺基亚工会的办公室里经常聚集着一拨拨前来咨询问题、反映问题的职工们;开发区工会帮扶中心的大厅里也挤满了带着问题、想不通问题、不知该如何维护权益的诺基亚职工们……
  面对着诺基亚给出的协商离职条件,究竟该不该签?职工们困惑了。“这个时候,多亏了有工会的及时介入,就像立即为职工筑起了一道挡风的墙,让大家走出慌乱,找到了方向。”王京伟介绍说。
  那么,工会究竟做了些什么?
  维权路上——
  工会当起定盘的星
  “当时微软给职工的补偿方案还是比较科学的,只是大多数人过不了心里的那道坎。”王京伟说,那个时候工会真是很贴心,不仅在心理上安抚,通过情感进行疏导,更是通过法律政策的正确引导,一方面告诉职工怎么做才能合理地维护自身的权益,一方面请来了律师现场答疑,并一笔一笔地帮助职工算账,让大家清晰地结合自己的情况了解补偿方案。
  王京伟说,作为一名普通职工,其实一开始,自己也和大多数职工一样想不通。可是,在工会主席的带领下,先是给工会委员们一遍遍讲相关政策,感染着他们,再由他们逐步甚至逐个地把政策讲给身边的职工们。“那段时间,我都记不清开过多少会了,几乎每天都有好几轮沟通会,工会和企业高管们开完沟通会,企业工会主席又会带着我们去帮扶中心,和帮扶中心的调解员们沟通情况,即使当时按倒班算,大概每周至少也得碰三次。”王京伟说,就这样,一边劝职工也是一边劝自己吧,通过政策的学习,自己的思想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尽管心里总是在想,这么好的单位,离开后还去哪找啊,但是,作为一名工会委员,这个时候更要克制好自己,管理好自己,才能做好职工的工作。 
  “自己也面临失业,却仍然在工作着改变着别人。这就是我们的工会干部,真的让我感动,他们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困惑。”采访中,原诺基亚北京工厂工会主席吴粤告诉记者。在处理诺基亚宣布关厂和职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上,企业工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得知关厂消息后,开发区总工会就做了提早预防机制,提高发现劳动争议的快速反应能力,为6000多名职工全部协商和企业离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吴粤告诉记者,虽然此次诺基亚的补偿方案高出法律的规定,但工会考虑到涉及人数多,所以不能排除员工对公司所给出的条件不满,发生群体上访事件的可能。所以,区总工会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应对措施,2014年12月16日在得知消息后,与开发区人劳局等多部门联合约谈诺基亚管理层,了解公司关厂的详细情况,明确要求诺基亚公司按照“依法、合规、合情、和谐”的八字方针处理关厂事宜,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并于12月17日召开关于诺基亚工厂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双月沟通会,会议主要内容为了解各个相关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当前形势进行了研判,就维权和维稳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时,区总工会成立应急小组与基层工会和代表沟通渠道畅通,全天候备勤,对职工有问必答,有疑必解。总工会领导不仅坐镇指挥,还经常‘微服’到企业查看情况,并多次约见企业高管,为职工争取利益最大化。”吴粤说,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确保了协商解决问题,维护了区域稳定。当时,因为职工们在情绪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发生了个别员工因为不理解在厂内打横幅聚集拒绝协商解除合同,也出现有人在工厂里煽动罢工的状况,但因为工会及时及早地介入,及早处置,哪不明白就告诉职工,控制得比较好,关键是整个事件解决过程都在依法透明的状态下进行,所以没有让问题走出厂门。
  如今,这样一幕幕、一次次和职工和资方沟通谈判的情景,至今回想起来,让王京伟仍然有点口干舌燥的感觉。他说,“那个时候,可是我亲身经历的,区工会干部和帮扶中心的调解老师们真是太辛苦了,一遍遍地说,一次次地解释,不厌其烦。”
  聚散依依——
  工会是你温暖的家
  任何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着几千人即将失去岗位的现状,对于他们情感上的失落。调解工作,究竟历经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对此,开区总工会帮扶中心调解员王红璐回想那段故事这样说道:“我认为,是不是合理的诉求,并不完全以法律来界定。”她认为,首先要对职工付出真情实感,就是将心比心地拿职工当自己的家人和亲人一样,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这样职工们才会相信工会。其实,调解员情感付出的背后,依然是政策的依托。
  王红璐告诉记者,诺基亚的职工们大多来自国企,又多年受诺基亚企业文化的熏陶,其实他们的个人素质都很高,工作应该是好做,只是当时更多的人无法接受现实。所以,做为调解员,她首先从情感上和政策上帮着大家讲清,面对这样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家就必须勇敢地接受,“是金子在哪都发光”,重新接受人生的挑战。
  其次,最重要的,也是区总工会非常关心的,而在王红璐看来也是调解中最难的一关。那就是——职工的未来。“调解工作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我只是和职工一样考虑他们离职了该怎么办?”采访中王红璐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在开发区总工会的指导下,她郑重向职工们承诺“只要不挑岗位,离职后马上就可以安排大家上班。”承诺之后,开发区总工会连续一周举办招聘会,专门邀请区内10几家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帮助诺基亚职工在较短时间里重新上岗。同时,结合职工的实际情况,帮着职工们做着后续服务的提示。比如说,社会保险怎么接续?住房公积金怎么领?快退休的职工如何把档案放在街道,如何办理享受失业政策等等。在和职工调解的期间,同时在诺基亚企业中以及帮扶中心内部搭设职业介绍平台,为企业和职工及时搭建了信息供求平台。从现行政策和法律上进行了细心的服务。
  “工会如亲人一样的做法,让职工们感动了,理解了。很多职工都签下了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据我了解,绝大多数职工都很快就工作了。”王京伟告诉说,作为一个职工他感同身受,作为一个工会委员他更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感动中,感动于工会对职工的贴心,感动于工会人性化搭建的劳资矛盾释放平台。
  虽然大家都知道解除合同的补偿金是高于法律规定的,但工会在调解中结合职工的反映和诉求,结合政策结合情感,在和诺基亚高管的沟通中,就协商解除合同期限,以及三期、保险、法定节假日等问题再次提出协商,为职工们争取更多的合法权益,在政策的基础上让职工利益最大化。“比如说,根据诺基亚公司政策,如果职工服务满5年、10年、15年和20年将会得到相应的服务奖。但是此次,对于那些到2015年年底前满5年、10年、15年、20年的员工,公司依然会支付服务年限奖。”王京伟介绍说,工会这笔账算得很细,企业管理层也很人性化,最终5000多名职工都是协商解除,没有发生一起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到今年5月前,所有人都离职了。王京伟是最后一批走的。
  如今,王京伟已经是北京奔驰公司配件管理科的一名库管员了。尽管每天的工作很忙碌,他还是腾出休息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在诺基亚留下了很多,也学习了很多,他相信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会有一个非常阳光的未来。
  ■采访手记:
  诺基亚关厂前发生的这一切,实际上是一起劳资纠纷。但是,采访中的每一个片段,似乎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所以,记者愿意以故事讲述这段美好,希望大家通过这段故事,记住我们工会人所付出的真情。
  开发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怀亭曾感慨地说:“关键时刻我们的基层工会了不起!虽然自己也面临被裁减,却还在努力为职工尽着工会工作者的责任……”帮扶中心副主任张杰的话语更是朴素:我们不怕职工来中心找问题,因为既然来了就是相信工会,哪怕说话偏激点都没什么,来工会宣泄了,就不会到大街上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社会就解压了。
  而王京伟,这个普通的职工,在企业最后的命运中,对他来说,尽管来与不来、干与不干都一样了,但他说:“我就送企业最后一程吧!多陪一天是一天。只是,那个阶段每天要亲手拆卸我们曾经辛苦搭建起来的机器,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
  再回首那段经历,从12月17日发出关厂通知,到2015年2月13日全部协商解除合同期间,有元旦、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有每年的全国“两会”,可是,因为工会人的付出,这起事件在平稳有序的状态下达到友善解决,每一位职工都有了一个顺心的结局。这一切的风平浪静,缘于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出发点,也得益于开发区总工会在实践中总结的“提早发现、提早介入、提早处置;公心对企业、公心对员工、公心对自己;依靠法律解决、依靠工会解决、依靠党政解决” 的“三三三”工作机制。
  如今,首都工会人正在学习贯彻中央和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北京市实施〈工会法〉办法》,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各级工会人牢记代表职工利益、维护职工权益的天职,真心实意为职工服务,首都工会的明天会更美好。
  诺基亚的故事已成过往。记者希望这些零星文字凑起的有限记忆,能够成为一种美丽,永久地留在每一个工会人的心里。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