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调解能手是怎样诞生的?
2015-08-06
作者: 被访人:王红璐 记者:博雅
来源:劳动午报
“有困难,找工会。”这句话让很多人耳熟能详。而在北京经济开发区的不少职工中,却流传着这样的话语:“有困难,到帮扶中心找王老师。”他们所说的王老师就是职工服务中心的调解员王红璐。在帮扶中心工作的近10年中,经她手调解的案件成功率达98%,接待满意率达100%,即使十分棘手的劳资纠纷,她也很快能找到圆满解决的办法。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这位调解能手。
记者:作为一个调解能手,您有什么好办法?
王红璐:如果说成功调解劳动纠纷有什么秘诀的话,我认为或许就是胆儿大和不怕得罪人。遇到突发事件我们必须要敢冲到前面和上百人甚至上千人对话,只有和职工沟通好,取得他们的信任,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对劳资双方也都更有利。另外,我也不怕得罪人,在我眼里,谁触犯了法律,或谁提出的诉求不合理,我都会及时指出。
点评:采访之前我完全没有想到,在这位女子的身上,竟然汇聚了这么大的能量。
记者:维权调解工作是个辛苦活儿,听说您曾一天反复和资方谈了六轮,是什么动力让您对工作充满热情?
王红璐:有人常对我说,那么大岁数了,还干那么累的事,也没挣几个钱,别干了,赶紧回家呆着吧。但可能是我们那一代的人都这样,真心想为职工做点事,并且感觉很快乐。尤其我自己是个得过癌症的人,是个与死神搏斗过的人,我现在就想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不论是企业还是职工遇到了问题,找到帮扶中心,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对他们做到“不离不弃”。
同时,我还会利用我所掌握的法律知识,督促那些不守法不规范的企业。在调解中,我会帮助企业规范制度,促进企业民主管理。现在我已经58岁了,自己也不知道还能干到哪一天,但是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调解经验,运用于劳动纠纷调解中,服务职工和企业,是我最大的快乐。
点评:“为人民服务”不是职能部门的一句空话,急人之急,想人所想,这正是大众对各职能部门工作的期待。多年来,王红璐胸前一直别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她在实际工作中更是用对职工的情和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将为人民服务演绎到极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