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聊吧 > 正文

如何鼓励教师在团队中共同进步?

2015-01-14 作者:任洁 来源:劳动午报

  被访者 李磊 
  团队是否有凝聚力、向心力,是否愿意分享工作经验心得,是单位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在为教师进行培训时,丰台五小非常注重以团队形式进行,鼓励教师共同做事,一起进步。下面,就听听校长李磊的经验介绍吧。
  记者:学校如何通过团队建设进行专业培训的?
  李磊:以教研组为例,如果缺少共同愿景,大家凑在一起,工作等着领导安排,这样的教研组肯定不是优秀的。为了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我们主要通过教研组共同体、新五小人工作坊、骨干教师工作坊等多个学习共同体形式,把教师凝聚起来共同做事,激发每个人的潜能,促进专业成长。
  学校经常安排团队式的教育教学展示培训活动,比如开学初的读书活动,粉笔字展示比赛等;在“多元奖励制度”中设立“和谐团队奖”,试行团队考核制度;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去外面培训;组长除了业务培训外,还要定期培训管理知识等,形成荣辱与共的合作局面。
  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出一本科研研究成果集,并建立了网络公共盘和资料盘,放上各阶段的研究课、教师汇集的可参考资料、学习材料等,供所有教师随时调取、借鉴。
  点评:一花独秀不如百花满园,教师的经验进行共享,培训展示以团队形式开展,领导随时关注指导,这样的团队发展是有可持续性的,充满正能量。
  记者:对于新入校教师群体,学校如何树立他们的团队观呢?
  李磊:学校现有5个校区近300名教职工,近两年新教师数量较多。我们要求每个新入校的教师首先要了解学校文化,比如组织看校史馆、听老教师讲学校发展和文化传统等,然后安排拓展训练,在活动中挑战自我,形成团队意识。
  进入工作角色后,每个新人都要参加青年教师工作坊拜师傅,活动内容有老教师的教学专题演讲,包括教学方式、家校沟通等业务经验分享。每个教研团队都有核心引领者和党小组长,有共同课题,教师遇到困难,可以跟组长沟通。新教师上课,同事一起支招,而不是各上各的。这样的环境下,新教师成长很快,像银地分校的卞婧,工作三年就获得丰台区“师慧杯”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除了有她自身努力外,还有团队的共同付出。
  点评:通过团队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让他们在同伴互助中获得专业发展和创新的持久动力,自然而然建立团队意识,最终形成学校的一项文化传统。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