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昔日小镇 今朝城市副中心
2017-02-28
作者:马超
来源:
3年前,通州区潞城镇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镇。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开展,潞城小镇迎来了巨变。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北京城市副中心办公大楼陆续结构封顶,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
绿色低碳智能建造
低碳、智能,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施工的特点。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内的建筑,将全部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水平,新建建筑90%以上达到三星级水平。
走进中建一局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B1地块,处处绿意盎然。项目经理刘亚军告诉记者,绿色施工在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速度的同时,也不会给首都的蓝天“添堵”。
为了确保结构施工不会影响到周边自然环境,工程所用的混凝土中掺加新型阻锈剂,降低了因地下水、土壤分子对钢筋的腐蚀,提高了耐久性,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避免了对水质和土壤的二次污染。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用多种新技术,将节能、绿色的要求贯穿在每一个细节,处处体现“绿色智慧”。施工现场配备降霾“神器”——雾炮车、雾炮机。根据北京市的空气质量预警和工地的在线扬尘实时监测情况,当PM2.5浓度高于每立方米75微克时,雾炮机、雾炮车就会自动喷雾,基坑四周还配备了降尘喷雾系统,24小时智能监控“霾”情。
工地采用的变频塔吊也比一般的塔吊预计节约用电量20%至30%,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每台塔吊还配备了“黑匣子”,防止塔吊间相互碰撞同时监控整个吊装施工区,分析作业数据,方便高效调度使用塔吊。
在城市副中心建设过程中,全部施工单位都采用了严苛的绿色标准。一旦谁有创新,立即全面共享使用。
宜居宜业紧凑发展
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如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跟三年前相比大变样。
2016年启动的减河公园、西海子公园等8个公园绿地的建设和改造将在今年完成,运河公园城市段、永顺上营公园、永顺镇小潞邑公园、休闲公园二期4个公园的建设和改造将在年内启动。
在此基础上,重要城市道路的绿化建设也将加速推进。宋梁路、通顺路、商务中心区路网3条道路的绿化工作将在年内启动,副中心道路将逐步实现100%的林荫化建设。
今年共安排城市副中心水务建设项目33项。资金来源主要为市固定资产投资、市财政资金、区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今年,通惠河、萧太后河将实现水清岸绿,北运河水体状况将明显改善。
高品质配置教育资源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2017年加大市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发挥教育资源强区优势,推进通州区域内部挖潜,积极开展城市副中心教育专项支持工作。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总体规划已经完成,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工,预计2020年完成。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完成。
位于通州区中山大街的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已列入2017年市政府重点工程,计划今年三季度开工建设;位于通州区台湖镇的景山学校通州分校将办成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计划今年7月开工,2019年竣工;北京二中通州分校计划今年四季度开工。
此外,人大附中通州学校也在研究阶段,拟于今年完成方案设计等前期流程,计划2018年开工建设。今后还将争取黄城根小学、北海幼儿园等一批优质学校、幼儿园落户通州。北京市也将进一步加大对通州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
安贞医院主体院区将迁至城市副中心,预计将于今年底开工。计划今年下半年由北京友谊医院接管通州新华医院,使新华医院逐渐达到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规模和水平。此外,妇产医院将在通州选址建设新院区。首都儿科研究所及附属儿童医院也拟选址建设通州院区。
随着公园、道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越来宜居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