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不敢奢望 企业考虑利益 2.5天休假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5-12-24
作者:周美玉 李一然 马超 任洁
来源:劳动午报
河北、江西、重庆等地近日相继出台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弹性作息制度,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创造有利条件。作为落实国家政策的部署,“2.5天休假”正在全国多地陆续启动,为希望弹性休假、分散休假的劳动者带来了激动与期盼。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国企、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和教师,大家对“2.5天休假”都是抱着期盼,但是又觉得推行起来不容易。
调查:建筑业职工:
不敢奢望太多只盼周末别加班
对于2.5天休假模式,在北京工作的国企职工怎么看?记者就此进行了随机采访。
“如果北京也能像重庆一样鼓励夏季休假2.5天,我最大的愿望还是宅在家里休息,因为平时工作太累了。”中建一局二公司职工李想说,对于建筑业而言,平时工作繁忙,有时候手中工作干不完周末加班也是常事。她表示,与其多休假半天,不如强制周末不许加班,不然没干完活,又不来加班的时候,感觉就好像自己不好好干活一样。
李想告诉记者,其实建筑业能多休半天的往往是在总部工作的职工,因为总部带有机关性质,可以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度,但对于在项目工地工作的一线职工而言,能够正常周末双休都是一种奢望。项目在抢工期的时候,都是不分白天黑夜的,必须盯着把任务完成。尤其是在浇筑大体量的底板时期,一般项目都会全体总动员,让项目职工24小时倒班连续盯住现场。“浇筑大体量的底板往往都是在夏季进行,因为夏季天气好,适合建筑业施工。夏季是建筑业施工最忙的时候,2.5天休假模式推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考虑到项目都是有工期要求的,项目经理不会轻易给职工多放这半天假。”
“项目员工想正常周末双休,大多要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或者到项目快竣工时才可以。此时,如果下一个项目还没有开工,项目就会给职工放长假;如果此时下一个项目又开工了,那么职工也休不了长假的。”李想说。
工会干部:
活儿干不完有假期也没法休
慰问困难职工、组织文体活动、调研指导基层工作、整理会员库信息、撰写工作报告……小舜是一家区级事业单位的工会干部,每个工作日都忙得不亦乐乎。提到2.5天休假,他脱口而出五个字:“想都不敢想”。
小舜所在单位要面对2000人以上的基层职工,按规定可以有5个工会干部的编制,但现在只有3个正式工会干部,工会主席、副主席一起上,依然忙得脚不沾地。赶上工会在周末组织活动,他们就要加班,周五下午会更忙,这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我参加工作前,以为工会就是组织活动,发点劳保用品,干上了才知道工会工作有多忙。”
小舜感叹,作为服务型组织,现在的工会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清闲衙门,经常是每个工会干部手里3到4个活同时在干,根本没有清闲的时候,撰写周计划只是顺手干的事儿。他说自己也希望每周能多休息半天,但这只是一个不太现实的梦。要想改变这种情况,他认为应该增加人员,保证单位的人员编制和辅助人员配备。
在区级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工作的文小姐也为干不完的活儿发愁,对她来说,周五下午和其他工作日没有区别。她说如果多放半天假,活儿就要分摊到前四天来干,不但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会更辛苦。
教师:
多放半天假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王老师在东城区一所中学工作,学校每周五下午正常教学,班主任要坐班。考虑到繁重的教学任务,她对2.5天休假既盼望又担心,非常矛盾。“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教师要积极跟上形势,就得参加各种培训。”学校每周二下午都有集体教研,有时候教师晚上七八点还要加班。她说如果周五放半天假,教学时间缩短了,但教育任务和压力那么大,教师会更累,体现不出放假的意义。
但是,王老师又觉得多放半天可能不像自己想的那么紧张。“经过翻转课堂、作业盒子等互联网教学手段的推行,雾霾放假学生在家学习的洗礼,现在的学生逐渐培养起自觉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而且教师在线答疑辅导也很便捷,2.5天休假对教学质量应该不会有大的影响。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周五下午半天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课外活动,走进图书馆、博物馆,观看话剧,丰富生活,开阔眼界和知识。”王老师一位同事刚从日本交流回来,说当地学校就会给学生每周多放半天,让学生自己安排活动,她认为这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很有好处。
李雪是朝阳区一所小学的教师,她说小学的教学任务不像中学那么重,如果放2.5天,不会影响正常教学。她所在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对师生队伍综合素养的培养,每周五下午都不会安排教学活动,而是开展相关培训,有时,教师还会带着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李雪畅想,如果每周能多放半天,她除了陪伴孩子以外,还会参加一些培训课程,进修一下,提升综合素质。
声音:用工成本提高 职工利益将难以保障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大部分生产企业,推行2.5天休假模式都存在着一定难度。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当前的汽车制造业现代化程度高,生产汽车已经是自动化和流水化。在冲压车间,100%都是机器人在操作,机器人平时不会休息,只有在大检修的时候才停工。目前,只有车身车间和总装车间工作的职工相对较多,由于生产线都是按照时间精确到秒设计好的,到了相应的时间点,零部件就会到达指定的位置,职工必须精准进行手工操作,不然会耽误整个流水线的进程。因此,流水线上的职工往往分为两个班次或者三个班次倒班,基本能够满足每周休两天的要求,但是很难做到让全体职工都在周末休息。
汽车制造企业想让职工多休息半天,必然要多招人参与倒班才行,但这显然会提高人力成本,因此,2.5天休假模式很难在一线生产职工之间推行。
“如果让我们企业一周放2.5天的假期,那么原本5天内要完成的工作,就要在4.5天做完,这就要求职工得提高工作效率。不然职工还是得加班。”某化工用品企业总经理邓先生说道。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民营企业和小企业原本就规模小、资金少,抗风险能力低,职工休假会直接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如果周五再放假半天,企业用工成本会水涨船高,这会直接影响企业效益,职工的利益自然也难以保障。”一家互联网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表示。
在采访中,也有的企业表示:落实这个政策,有可能多会产生“加班费”。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的标准工作时间为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要支付不低于工资150%的工资报酬。“像2.5天小短假这样的弹性作息,仍需要在遵循国家法定每周40小时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执行,这种情况下,每天工作时长由8小时延长为9小时,可能会产生是否支付加班费的劳动争议。”一家民营企业人事部经理杜女士表示。
破解:长假不足 致周末出行密集
中国未来旅游研究会副会长刘思敏表示,从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开始,现有的假日体系出现明显的供给不足,特别是长假的不足,形成出行需求的“堰塞湖”,导致公众需要找任何一个出口来“泄洪”,但这不是公众旅游需求根本性的释放。“2.5天和双休日没有本质区别,为什么大家都想出去呢?因为聊胜于无。社会舆论对2.5天假的追捧,正反映了人们对长假的渴求。”
刘思敏多次表示,我国缺乏长假是公众幸福感提升和旅游发展的瓶颈。异地工作人群探亲的需求、长途旅行看世界的需求、西部发展靠旅游的需求,都迫切需要国内增加法定长假。他建议,应以法定假期的形式再增加两个7天长假的黄金周,以满足人们度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