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卡·互助服务卡突破了“打折扣、谋小利”的传统服务思维,在医疗健康、日常消费、精神文化等方面为职工提供深层次服务。小小一张卡,已搭载了387个服务项目,几乎涵盖了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
80后职工:
“小红卡”让我
对工会有了新认识
“京卡的优惠项目还挺多的,而且操作也很便捷。”地铁亦庄线万源街站区的综控员郭凯鹏,是个80后的小伙儿。提到和京卡初次见面的时间,郭凯鹏这样介绍:“那是在2013年,我拿到了它。”
“有些陌生”是郭凯鹏刚拿到京卡时的感受,“说实话,刚开始我对这张卡的功能还真是不太了解。”因为陌生,郭凯鹏把京卡收了起来。一转眼,春节就要到了,“春节放假做些什么呢?”偶然间,郭凯鹏想到京卡。
“听同事说过,用京卡不仅能参与很多项目,还能享受到优惠。”于是,郭凯鹏打算详细了解这张卡。对于郭凯鹏这个年纪的人来说网络必不可少。
“我打开电脑,登陆京卡的官网,开始浏览。”郭凯鹏说。注册、选项目、选取票地点……简简单单的几个步骤后,郭凯鹏就订到了庙会门票。“用网络操作就能轻松完成,而且拿门票的地点就在家附近,既方便又实惠。”
现在,京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年轻职工的生活中,而这张“小红卡”带来的便捷和实惠也让年轻人重新定义着对于工会的概念。这其中就包括地铁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区的站务员张娜。
这位80后女孩,平时工作很忙,业余生活中看电影是她的一个兴趣。“看电影不仅心情得到了放松,还能享受到视听大餐。”网上购票是张娜的首选。
“后来,我发现京卡可以办到,很低的票价就能看大片。”张娜回忆,“我用京卡已经很多年了,刚开始也不太了解这张卡的功能,听同事说能低价看电影,我就去试了试。”
“那年贺岁档是《泰囧》,很想看,决定用京卡买票。”于是,张娜详细了解了操作步骤,选定家附近的五道口工人俱乐部。“我和老公一起看的,都感觉这京卡活动很实惠,年轻人也能用的上。”
职工球迷:
“小红卡”吸引我
赶着高铁到工体踢球
“能到工体踢球真是圆了我多年的球迷梦!”从去年开始,工体的羽毛球、五人制足球城和健步步道开始向职工开放,其中,每年都将面向持有京卡的职工而推出的免费足球月和羽毛球月的活动。参加活动的职工不少都有“工体”情结,能去工体踢球,感觉都异常兴奋。
去年8月20日下午6点半,蔡先生就和队友们如约来到了工体,换上球衣,在球场上奔跑,他和同伴们的心情畅快极了,一天工作的疲惫似乎也在这一刻消散了。
小蔡告诉记者,为了能来工体踢球,他的队友们还经过了一番“PK”。原来,小蔡的队友们是大学校友队,有近100人左右,大家毕业后基本都留在了北京。当他得知工体有“免费足球月”活动后,赶忙拿自己的京卡进行了预约。可是,难题出在了让谁来参加上。
他们踢球的微信群有近百人,为了公平还采取了限时报名,人数限制在20人。“不到10分钟就超额了,当天有的人在外出差,为了到工体圆梦,下班后坐着高铁赶来,我们都觉得工会的这个活动太让人兴奋了!”听说今年的“免费足球月”快开始了,小蔡很高兴,他打算让群里去年没报上名的队友们也能参与到今年的活动,感受到工体踢球不一样的激情。
年轻家长:
“小红卡”助我
和孩子共度欢乐时光
今年春节期间推出的“京卡两节特别活动”中,首次尝试推出了亲子项目,其中亲子木偶剧《喜羊羊与灰太狼之三个愿望》,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更让不少家长有了一个和孩子难得的欢聚时光,这其中就有南车时代公司的路志英。
他的女儿今年5岁,平时因为工作忙,他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孩子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电视剧,但是一般都是孩子妈妈陪着,“这次我可以圆梦了。”
路志英告诉记者,在得知今年的京卡活动有两项活动是特别针对职工家庭的,他早早就安排好了时间进行“抢票”。幸运的是,他不仅抢到了亲子木偶剧的票,还抢到了工体冰雪嘉年华的邀请券。
1月25日下午,路志英和女儿看完木偶剧,一家三口又到了工体冰雪嘉年华,开心地玩了一个下午。“这一切都是这张‘小红卡’的功劳。”他说。
考虑到亲子活动受到职工们的热烈追捧,今年“五一”京卡假日文化活动中,北京市总工会继续推出了众多的亲子活动项目。
5月1日晚上7点,在中山音乐堂的入口处,诺基亚公司的王先生拿着节目单正在给孩子介绍演出单上的乐器,“今天有小号三重奏,也有萨克斯四重奏,结合下午老师讲的,乐团演奏时你可以好好感受一下。”王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今年10岁,正在学习手风琴,已经达到了中级水平,正好工会有这个机会,让孩子参加实在是再好不过的机会了。
之前,他通过京卡分别预订了5月1日下午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交响音乐欣赏入门》和晚上的“京卡之声——专场音乐会”。“这样,不仅自己可以享受一天的音乐之旅,给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熏陶。难得有这样专业的老师,又有北京管乐交响乐团这样专业的乐团来演出。”王先生说。
工会干部:
我用亲身经历
告诉大家“小红卡”的好处
李红是我市一家装饰设计公司的工会主席,她对于公司组建工会很积极,也很认真细致,早在2011年就帮企业完成了建会手续。然而,在后期为职工办理京卡时,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功。“当时确实是有误区,很多职工以为是办理信用卡,都说手里卡已经很多了,不想办。而且还需要大家的身份证,很多人都挺敏感的,不愿意提供。再加上我平时工作非常忙,很多员工经常到外地出差,种种因素吧,我就把这事儿搁下了,拖着一直没有办。”
去年,40岁的李红在一次体检中被大夫建议到医院复查乳腺,随后被确诊为乳腺癌。“这肯定是个不幸的事情,当时心情也很不好,一方面对未来有些担心,另一方面是因为治疗需要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要不断化疗,总体花费不少。”
治疗过程中,经过多次与街道工会工作人员沟通,李红脑海中这才彻底清晰了京卡的作用。“这个二次报销,之前也听他们讲过,可也没往心里去,没想到这事赶我身上了,还真是后悔!我要是早点儿办了京卡,去年怎么也能多报上万块钱。”李红懊恼地说。
几个月前,李红的病情稳定了,她重新回到工作岗位。除了因为治疗造成身体微微有些发胖外没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个个性爽朗的她。来到单位第一件事,李红就督促全体职工办理京卡。
“工会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帮助,我们怎么能充分享受呢,不光我要办,我们企业所有职工都得办!”李红说,遇到不愿意办的人,就“强制执行”,甚至现身说法,给每位员工摆事实、讲道理,做通工作。此后,只要有新员工入职,人力资源部把劳动合同一签,她就立即帮新员工办理京卡。“这两天刚入职了7个人,你看我正给他们办手续呢。”
作为企业的工会主席,为自己企业的职工谋福利本无可厚非。可是,李红不只局限于管“自家事”,还管“别人家”的。她还跟同一写字楼里的其他企业搭上话了,逢人就问“你们办工会京卡了吗?”
“有的企业离得近,我们互相交流时就会督促他们,你们赶紧成立工会吧。给他们讲工会的好处,还会跟同行的朋友宣传,让他们赶紧办理工会京卡。我这现身说法,特别管用。”李红笑着对记者说。
链接:什么是“小红卡”?
京卡·互助服务卡是北京市总工会开发的集个人信息储存、银行借记卡功能、工会服务项目于一体的工会会员身份识别卡。
2009年开始,市总工会作为温暖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托京卡·互助服务卡,不断的拓展直接面向职工的服务项目建设。目前涵盖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医药健康、旅游休闲、生活服务、互助保障六大类、387个服务项目,被职工会员亲切地称为“小红卡”。
目前,京卡·互助服务卡总发卡量为318万张。据统计,多年来持卡会员累计参与的服务项目有近1500万人次。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