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本报记者直击 羊年职工上班第一天 2

2015-02-26 作者: 来源:劳动午报

  陈 竹
  西红门镇计生办职工
  新一年多为失独家庭添份温暖
  □本报记者 孙艳 文/摄
  “过年好!过年好!”“过个年您可是神清气爽啊,比年底忙活儿的时候精神多了!”“衣服真漂亮!特衬肤色!”……按照老规矩,每年春节假期回来上班第一天,大兴区西红门镇政府工作人员都要去每个办公室问个好,拜个年。计生办的陈竹一大早来了第一件事儿就是给同事们拜年,“一个星期不见非常想念!”
  早上刚进自己所在的计生办,陈竹见到同事宋宁宁就说,“宁宁!告诉你一件特大喜讯!我终于不吐啦!”“真的?我就说嘛,过了三个月就不吐啦!”没错,陈竹现在是个孕妇,三个月来,孕吐给她折磨得挺惨,同一办公室的同事每次见她难受的样子都非常同情,大家伙给她出了不少防吐的小“偏方”,好吃的更是想着给陈竹带到单位来。
  这不,同事韩振琴大姐又给陈竹带亲戚过年给拿来的特产了,“大家伙儿都有份啊!”
  镇政府的计生办工作量可不少,而且还是对外服务窗口部门,陈竹虽说不在窗口负责办理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证等工作,她负责的户籍人口出生情况、流动人口计生情况等统计工作也很重,计生办所有的报表都由陈竹负责。“今年和往年不一样,我这身体情况,真怕耽误了工作,特别是前三个月,没想到过个年突然不吐了,我工作的干劲儿足了。”
  陈竹说,报表这些工作她早已轻车熟路。而全镇失独家庭帮扶这项工作今年将是计生办的重点工作,每个月一次的特扶家庭活动日是全科室最下工夫的任务,每次活动陈竹一次没落下过,带着这些失独父母外出游玩、画画、下棋、做体检,陈竹和她的同事们尽最大力量让这些人快乐、满意。“我这一生孩子,一休产假,肯定就顾不上了,说实话,从心里有些放不下他们。”
  “刚开始,我们搞这项活动的时候,看到这些家庭走不出失去儿女的阴影,不能融入社会的情形,我真的被触动了,当时就想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职责为这些家庭增添一份温暖。”陈竹说,现在,他们都不哭了,每次活动都玩得非常开心,很多人还唱出了歌声。
  “失独家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养老,所以,我们领导也开始做这项工作的新规划,不能停留在搞活动上,可能正在考虑给他们上特殊保险,或者是别的措施,反正是一定要通过政府的努力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陈竹说。
  门 陶
  市职工服务中心12351京卡服务人员
  为迎接京卡办理小高潮做好准备
  □本报记者 闵丹 文/摄
  早上8点15分,走出虎坊桥地铁的门陶遇到了同在市职工服务中心的同事,互道新年祝福后,两人一边聊着春节期间的见闻,一边快步走向单位。门陶是职工服务中心京卡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全市工会会员在使用三级服务体系中职工会员京卡中的相关事宜,具体包括会员系统管理、京卡办理、催办和12351热线的派单协调等工作。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的对外办公时间是8点30分。8点25分,记者在12351热线服务大厅看到,和门陶所在的京卡服务窗口一样,职业介绍、困难帮扶的位置上,工作人员也已经提前到岗,准备就绪。
  打开电脑后,门陶首先打开了会员软件管理系统,为了保证全市工会会员信息库的准确性,门陶和同事们需要每天就会员信息库里各级工会反映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有些需要和各级工会部门协调,有些需要和软件管理部门协调,有些则需要和银行来协调,这些事有的要通过电话,有些直接在网上联系。
  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节后第一天上班,办公区也多了一些节日的气氛,门陶的桌上摆放着一只朋友送的羊年玩偶。“春节期间,不少职工都申请到了工会赠送的庙会门票,向单位询问办京卡的职工会明显多起来的。”根据经验,春节过后,新入职员工和公司的人流变动,可能会迎来工会会员办理会员卡的一拨小高潮。因为是上班第一天,窗口和电话咨询的人不多,门陶计划一会安排时间提前和同事安排京卡办理的相关事宜。
  按照工作流程,每个月初,门陶都需要联系各个街道工会以及区县工会汇总京卡滞留情况,并和银行方面联系催办滞留的京卡。
  马上就是月初了,门陶也提前通过网络联系了各区县的工会经办人,看看他们都是否已经上班在岗。“新年新气象,提前把工作做在前面,方便职工在第一时间通过会员卡享受工会服务。”
  张 杰
  北京城建集团职工
  拍下经常路过的小月河留份美丽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2月25日,正月初七,是春节假期过后第一天。早上7点40分,地铁上的人较平日里上班时明显偏少。此时,北京城建集团的职工张杰从牡丹园地铁站走了出来,今天是上班的第一天,他要早早地到单位,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开启一年的奋斗。
  走出地铁,在即将走过小月河的那一刻,张杰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望了望平日里经过不知多少次的地方,觉得原来这里的景色也是那么的美好。此刻的小月河是那样的安静、那样的清澈,河道两旁的行道树倒映在河面上,远处的拱桥下泛起一片片的涟漪。于是他重回桥上,随手拿出手机,将这宁静的美丽记录在了手机里,也为2015年的工作第一天留下一份美丽。
  走进城建集团大厦,尽管只是几天光景,但已经是另一个年头再见了,在张杰眼里一切都变得分外亲切。同事们一张张欢乐的笑脸,大家相互拱手拜年,愉悦祥和的氛围充盈着整个楼层。
  张杰一进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幕幕熟悉的画面,桌子、椅子、电脑、打印机、储物柜像是老朋友一样在迎接他。
  他打开窗户,在水杯里倒上热水,给加湿器里接满凉水并拧开旋钮,用洗净的抹布把桌椅擦拭一遍。随后,打开电脑,望着桌面上那一个个标着2014年工作的文件夹,心中对已经到来的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期待在工作上能够更进一步,把业务做精做好;期待在学习上,能够不断为自己充电,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期待在生活中,能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为即将来临的爸爸这个角色做好准备。
  在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张杰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轻装上路了……
 
  回到家乡故地
  又想起白方礼
  □本报记者 屈斌
  虽然距离北京只有半小时的车程,但每年踏上春节返乡的旅程,重回这片生长的土地,观察故乡每一处的细微变化,总会在不经意间触景生情,重新品味成长中难忘的经历。
  到达天津站已是黄昏,我朝着车站外的广场走去,仰望夜空,繁华的城市在霓虹的映照下璀璨夺目。我对天津站的记忆,从十多年前的儿时就开始,那时,偶尔会骑自行车穿过这里。当时的天津站还没有经过如今的翻修,周围的景观也有些凌乱。有一位老人的身影经常出现,不少天津居民都对他或多或少有点印象。他曾经默默无闻,甚至很多过路人用怪异的眼神看他,直到多年以后,经过媒体的报道,人们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从而对他肃然起敬。
  在天津站改造前,不少三轮车夫在周围拉活等客,白方礼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从上世纪80年代,白方礼把老房卖掉用于助学后,那里就成为他蹬三轮车的“根据地”。起点是天津站,但终点却是天津的大街小巷。他衣衫褴褛,破旧的三轮车前挂着“军烈属半价、老弱病残优待、孤老户义务”的牌子。与周围的车夫努力挣钱谋生不同,他蹬起三轮车更拼命,却经常优惠或者免费,他挣得的钱也都做了一件事——支教助学。包括我的中学母校在内,不少中学、大学都接受过他的捐款。他所有捐资助学的款项,据不完全统计有30多万元。但这是不完全的,因为他捐款从来不留收据,很多捐款没有记录下来。还有的学校不收他的捐款,他就把钱放在传达室,转身离开。
  很多与老人素不相识的人,之所以因他而感动,都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在过路时看到一位蹬三轮车的老人一闪而过,一度猜测他为何这般年岁还要如此谋生,后来才知道,他蹬三轮车完全是为了助学。眼见的真实最能触动人的心灵,如今再路过天津站,会回想起小时候隐约的记忆,画面上有位老人奋力地蹬着三轮车。
  现在,每年都会有热心人组织纪念白方礼的活动,也有不少受他捐助的学生传颂着他的事迹。对一座城市来说,能有一位这样的平凡人洗涤着人们的心灵,这是幸运的。如今再从天津站向外走去,撞入视野的是“环球金融大厦”一般的高楼,里面的人们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着GDP。这样的时代还能有人不断反省自己的心灵,这就是一座城市向上的力量。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