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职工是工会工作的永恒主题。工会贴心人服务队,就是一个奉献者的代名词。加入到这支队伍中,只有付出和奉献,没有索取和回报。从服务本单位职工到外来务工人员再到社会群众,贴心人服务队的队员们尽管已经换了几代人,但志愿服务的理念却不曾改变。一直以来,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做文明的使者,而志愿服务也已成为辐射工会服务的主阵地,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工会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成为北京精神的最好践行者,也成为京城百姓心中的一个文明品牌。
【探访】
最贴心的志愿服务队
要说工会中最早的志愿服务队,应该是由工会组织组建的各级贴心人服务队。自从出现开始,他们就一直活跃在各行各业,无私地为职工义务服务着。
在建工集团的各个工地,只要提到贴心人服务队,无论是职工还是农民工,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愧“贴心”这个称号。
自1982年成立至今,建工集团贴心人服务队已拥有187支队伍、1035名队员。说到当初成立贴心人服务队的原因,建工集团贴心人服务队负责人赵海焘介绍,“由于当时生产任务紧张,职工的许多生活问题需要有人帮助解决,于是就涌现出一批自愿利用业余时间,主动为职工服务的热心人。”借着这股东风,集团工会趁热打铁,要求各单位工会正式组建贴心人服务队。这样,理发、修理自行车、洗衣服、缝补、维修电器、修表等贴心服务在职工中推广开来。
从服务本单位职工,到外来农民工;从简单的送水、理发、缝纫,到法律咨询、放电影、送演出……北京建工集团贴心人服务队成员尽管已经更换了几代人,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也发生着变化,但到职工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宗旨却不曾改变。近30年来,他们始终坚持现场服务、上门入户服务、为困难职工、离退休职工、孤寡老人和一线职工做好事。
“现在的农民工从20岁到50岁不等,当看到大多数农民工美滋滋地希望被服务的样子,还是为我们注入了无限动力的。”赵海焘告诉记者,如今的贴心人服务队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地学雷锋上,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从以前被动的参加工会活动,变成主动为社会服务,自愿为农民工服务。
在北京报刊发行局,也有一支上世纪80年代成立的贴心人服务队。他们的队员一直是由该局各部门的工会和骨干职工组成。
这支服务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们成立的“暖心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经常要深入到各班组,与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谈心,及时了解职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一次座谈中,几个职工反映由于每天下班时间都在早上七八点以后,自己去医院看病时,经常因为到的晚而排大队甚至挂不上号。为此,工作室成员决定由他们负责帮助有需要的职工去医院挂号,以解决职工看病挂号难的问题。这一行动感动了许多职工,有些家住医院附近的职工还主动提出,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其他同志去挂号。渐渐地,暖心工作室的任务不断增加,帮职工接送孩子上下学,夜班开车上班的职工主动搭载其他同志,帮职工搬家、装修房子、买学习教材等等。
除了关注北京职工的需求,服务队也没有忘记身边的外地职工。为保障他们的生活,贴心人服务队专门成立了理发小组、修理家用电器小组、洗衣小组,并形成了长期的服务机制。
最专业的志愿服务队
随着贴心人服务队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职工加入到了这一志愿者队伍中。而朝阳区和怀柔区还根据劳模不同的行业及自身特点,成立了特色志愿服务队。
在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有一个名叫刘县宝的青年。他的成长,可离不开怀柔区劳模志愿服务队扶贫济困服务分队的帮扶。原来,一直生活在怀柔山区的他们,家庭比较贫困。父亲在十几年前因脚踝意外受伤致残,母亲一直没有工作,全家4口人就靠父亲每月打零工挣来的不足两千元的微薄收入维持。2010年,加入了扶贫济困服务分队的北京市劳模、北京奥瑞金新美制罐有限公司董事长关玉香,与刘县宝一家结下了缘分。她不仅承担了当时正在上大二的刘县宝的学费,还在他毕业后将其聘到公司工作。为了能让刘县宝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关玉香又为他专门制订了一个工作规划。
这仅仅是怀柔区劳模志愿服务队服务职工的一个小片断。除了扶贫济困分队,怀柔劳模志愿服务大队还分有医疗保健服务分队、城建环保服务分队、法律援助服务分队、文化宣传服务分队。分别由各行业、各领域的66名劳模和先进工作者组成。
与扶贫济困服务分队的“单独行动”不同,医疗保健服务分队的队员们一直是“集体出动”。他们不但走入企业职工中义务提供医疗服务,还经常前往敬老院等公益机构义务出诊。用服务队队长彭玉霞的话说,这里住得都是最需要关爱的老人、残疾人。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更需要具有专业医疗知识的人到身边来为其治疗。
服务队的一种延伸更是怀柔区打造服务型工会,引导、激励劳模服务社会,传承弘扬劳模精神,从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积极性的一种探索。
最有爱心的志愿服务队
在工会志愿者不断奉献中,他们的关爱对象也在不断扩大。如今,已经从身边的同事和身边的外来务工人员,扩大到周边需要帮助的居民。
房山区拱辰街道北关东路社区是一个老旧社区,社区里大多数楼房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跑、冒、滴、漏、堵这些事经常发生,再加上老旧社区没有物业,居住的老人比较多,每逢这些事情发生时,当地居民又急又恼又无奈。为此,2006年春天,社区工会主席罗玉洪组建了“北关东路社区应急服务队”,并且亲自挂帅担任队长,修水管、安灯泡、装炉灶等这些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他整整干了8年。
有一次,罗玉洪下班刚到家手机就响了,原来是26号楼的张大爷家漏雨。他立即骑车赶去。罗玉洪推开张大爷家门时,两位老人正手拿小盆,忙着到处接水。可张大爷告诉他,家里之前没有漏过雨,估计是楼上住户装修造成的。查看漏雨的屋顶后,罗玉洪便跑到3层住户家了解情况。原来是住户装修时不小心把水管碰漏了,装修师傅正在用塑料袋包裹水管,可是怎么裹也裹不住,所以张大爷家漏水了。看到这一情况,罗玉洪赶忙跑下楼去找一单元的阀门。可好不容易找到的阀门却生锈了,怎么也拧不动。他又跑到楼院外,找到整栋楼的总阀门,用尽全身力气才把它关上。可整栋楼的50多户居民不能长时间没水用呀。为此,罗玉洪又跑回装修的住户家里,帮助装修师傅更换了一根新水管,问题才彻底解决了。“那天,水送上来时已经晚上10点多了,我到张大爷家看到屋顶不漏水了,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类似这样的急事儿、险事儿,罗玉洪与他的应急服务队已不知排解了多少件。居民王大妈说:“罗玉洪可以算是我们的解困排险应急员了。”
与罗玉洪他们的应急队不同,公交客四第14队360路慢车的志愿者们一直关爱的是沿途的残疾人。这支车队是由原360路支线延长调整后的一条市郊普通线路。自1996年5月开始,车队根据沿途残疾人多特别是盲人较多的实际情况,主动与坐落在海淀区蓝靛厂地区的北京民福总公司和香山街道结成了“文明共建”对子。
多年来,车队党政工团的领导们直接主抓此项助残工作,并成立了由360路三八红旗号、青年文明号的4名驾驶员和该队的标兵先进乘务员为骨干的扶残助盲爱心服务队。职工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到残疾人家中提供上门义务服务、助残日清理残疾人家属区卫生、服务残疾人联欢会等活动。
与此同时,车队也将扶残助盲献爱心工作作为促进360路服务工作的手段,为残疾乘客下大力量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在硬件服务设备上也做了积极的准备。十几年中,360路23部公交车全部是安装了自动可伸缩残疾车踏板的车辆;沿途27个站专门安装了残疾人站牌;首站西直门站还专门设立了残疾人乘车绿色通道,专门给特殊群体提供候车休息室,并且有服务人员帮忙搀扶盲人和搬运轮椅等等,充分体现了公交职工对残疾乘客的关心。
【众说】
颜廷秀
北京市邮政公司报刊发行局工会主席
职工利益无小事。报刊发行局工会成立贴心人服务队,就可以更好的为大家服务。局工会从健全完善帮扶工作组织体系,建立特困职工帮扶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了由工会主席、工会小组长为主的贴心人服务队。队员们活跃在职工的工作、生活中,为改善职工生活,促进邮政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范佳富
北京远东仪表有限公司职工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工会志愿者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能享受助人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工会志愿服务是工会一项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利民举措,希望工会志愿者队伍能够越走越远,提档升级,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夏伟炎
北京城建十六公司职工
在公司工会的组织下,我曾多次参与志愿服务。它让我感受到一种“被需要”的自豪感,也让我明白了志愿服务的精髓“知识、爱心和坚持”。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员与工会相伴的路很长,志愿服务的路也很长。我会将我的青春和朝气播撒在志愿服务的路上。
王鹏
城建亚泰集团职工
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志愿者。不久前,我当上了一名毛主席纪念堂的志愿者。通过20天的志愿服务,我对其产生了新的认识:这是一份责任与奉献。虽然就是一些平凡人所做的平凡事,但是却能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很自豪。我一定会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带给身边每个人,将志愿者精神传承下去。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