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专题 > 关注 > 正文

非公企业建会各有高招

2014-08-01 作者:马超 余翠平 白莹 来源:劳动午报

非公企业建会,一向是基层工会人头疼的难题——“门难进,脸难看”。如何破解非公企业建会难的问题?有的基层工会还真有高招。


招数一
真情感动非公老板建会


  非公企业建会对于延庆县八达岭镇总工会主席米桂新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

  “我们镇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大企业,大多数是非公企业,而且比较小,有些甚至是夫妻店。一提组建工会,很多企业主都是不理不睬,问急了,他们就反问建会有什么好处,说又多一个‘婆婆’管着。因此,镇工会工作人员在非公企业建会上常常碰钉子。”米桂新说。

  怎么办?一次不成就二次吧。于是,八达岭镇工会工作人员就反复上门宣传建会的好处。

  可是,非公企业老板依旧无动于衷。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工会工作人员只能等待时机。

  除了坚持,还要看机遇。而机遇往往是给有准备的工会工作者的。那天,一家规模为10人左右的保洁公司忙得不可开交,从老板到企业员工都忙着做清洁工作。工会工作人员正好上门宣传建会,看见这种情况,工会工作人员便主动帮助他们,一起做保洁,清洗各类物品。

  “看来你们不是来添乱的,是真诚帮助我们的,那我们建会吧。”企业老板说。

  难关攻破了,工会工作人员于是立即按照程序组建了工会。

  但是,难题马上又来了,工会组建完成后,需要采集会员信息,需要开展工资协商。“太麻烦了,居然还管我发工资的事情,我们要退会!”一些非公企业老板又开始不稳定了。

  “建会了,还得有活动,于是,工会便组织各类活动,做到有组织有活动,让企业老板感到工会是有为的。”米桂新说,同时,工会也开始做思想工作。

  “那我们不退会了,开展工资协商吧。”非公企业老板说。


招数二
进企业不亮工会主席身份


  提起非公企业建会,平谷区兴谷街道总工会主席陈黎明可是深有感触。

  “那一年,我第一次走进韩企,都没有敢亮自己工会主席的身份。”陈黎明说。

  陈黎明所在的兴谷街道位于平谷城区的北部,这里入驻了多家韩资企业。2006年,陈黎明刚刚走上街道总工会主席的岗位,就把目光投向了这些企业。“推动韩资企业建立工会被我们确定为重点工作,但是韩资企业的门并不好进。”陈黎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不已。

  “当我以街道总工会主席的身份再次走进那家企业时,直接被前台接待员挡在了门外。前台接待员冷冷地说:‘我们老总不在,你们可以把材料留下,我们会向老总传达。’”陈黎明说,“之后就杳无音信讯,我们无法见到企业负责人,建立工会更无从谈起。”

  虽说困难不小,但陈黎明和同事们并没有放弃,转换策略,就改用电话进行沟通。

  “一般一家企业至少要打30个电话。”陈黎明说,尽管如此,不少韩资企业还是以“老总正在研究”、“老总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等理由进行推托。有的企业甚至明确表示不建工会。

  究其原因,陈黎明认为,由于不了解中国工会,韩方管理者产生了抵触情绪。

  另外,个别管理者片面考虑企业利益,忽略职工利益,认为多一个“婆婆”,多一项开支,多一个麻烦。“这就需要我们在与企业管理者沟通时,有耐心、有智慧。”

  就在陈黎明默默努力时,一个转机出现了。2011年4月,一家韩资企业发生了劳动争议,街道工会和人力社保局及时介入,成功化解了这起争议。通过这件事,韩方认识到了中国工会能够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他们在建会问题上的态度开始松动。

  陈黎明瞅准这个机会,再一次走进韩资企业进行建会动员。这一次,她走访的企业是北京柳成新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公司规模不大,职工有50多人。

  “在和公司老板聊天时,对方对中国工会的作用大加赞赏,之后的沟通也比较顺利。”陈黎明告诉记者,经过几次商讨,最终北京柳成新和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建立了工会,由此打开了韩资企业建会的突破口。

  陈黎明和同事们顺势推进韩资企业建会,去年年底,开发区的全部韩企实现了组建工会。


招数三
学会“借力”建会容易多了


  算上马家堡街道总工会副主席卢丽萍,2010年8月刚成立时的街道总工会只有几名工会工作人员,而马家堡有近千家企业,其中又以非公企业居多。这么多企业,就几个人,建会从哪里抓起?怎么抓?

  很快卢丽萍就想到了“借力”建会。

  “马家堡街道有16个社区,每个社区里企业的建会情况,社区专职工会干部要比我们清楚得多。他们跟企业的关系也比较紧密,可以对他们进行建会培训,然后让他们去跑建会,针对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再由我们出面跑。”

  “为什么要建会?如何建会?工会法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跟企业老板沟通……”卢丽萍很快就召集街道的社区专职工会干部,为他们进行专业培训。

  风里来雨里去,不管天气多炎热,多寒冷,马家堡街道工会的工作人员骑上自行车,一趟趟往企业跑。“大太阳晒着,大雨淋着,大风刮着,酸甜苦辣都尝遍了。”在卢丽萍看来,建会是块难啃的骨头,一定要脸皮厚,要有耐力磨下去。有些企业要跑七八趟才能跑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去,混个脸熟,打感情牌。

  “一定规模的企业建会后,我开始思考,怎样让工会覆盖到更多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里美容美发、小超市、小饭馆特别多,个别还是夫妻店,人数都在15人以下,流动性极大。”

  去年下半年,大学生助理员包片制开始在马家堡街道推广。6名大学生助理员每人负责2—3个社区的建会工作,社区里建会难的小微企业,都由大学生助理员和社区工会的专职工作者一起去跑。

  马家堡街道总工会会定期为大学生助理员开展培训,告诉他们跟不同的老板沟通时的技巧。

  “不同的老板,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一般来说,文化水平相对高的老板,你只要把建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建会对企业的好处说清楚就可以了,态度要诚恳,交谈要专业;但是对文化水平不高的老板,这种情况你要底气十足,有点气派。”

  卢丽萍说的“底气十足”,就是在询问企业情况时要不卑不亢,这时候老板一看阵势,口气就会软下来,进而有了交谈的可能性。

  截至目前,马家堡街道已有近700家企业建立了工会。


招数四
先给对方帮助再提建会


  “前几天,我们南苑村民俗一条街联合工会成立了,一共有30多家餐饮企业。目前我们正在让这些企业的职工填表入会呢。”丰台南苑地区总工会主席王俊庆说。

  南苑村民俗一条街以餐饮企业为主,有30多家,主要是牛头、开江鱼、烤串等风味小吃。规模大的有20多人,规模小的有10多人,流动性比较大。“刚开始想着一家家企业去跑建会,后来想到村里的工会跟这些企业都熟悉,所以今年年初我们找到了南苑村工会,让他们跟企业协商建会的事。”

  南苑村工会经过走访,把建会的情况跟企业老板沟通后,7月中旬,南苑地区总工会请来丰台区总工会组织部相关人员,给民俗一条街企业负责人讲建会的好处,建会的程序以及工会法的内容。

  “一周后我们南苑地区总工会工作人员又来到民俗一条街,办理建会手续。在这个过程中,解答了他们很多问题,比如建会对职工有什么好处,对企业有什么好处,很快民俗一条街联合工会就成立了。”南苑地区总工会负责建会工作的马灿国说。

  “我觉得非公企业跑建会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比如像南苑村民俗一条街,如果我们南苑地区总工会的人直接挨家去跑,人家肯定不理你,可能会吃很多次闭门羹。所以我们就先让南苑村工会去跟企业沟通,毕竟他们离企业近,跟企业比较熟悉,跑建会会容易很多。对方有了建会想法后,我们再上门。”马灿国认为,上门跑建会的时候,如何沟通很重要,“我们不能只谈要人家建会,可以先从对方的经营状况聊起,聊聊对方有什么需求有什么困难,工会能帮忙解决什么。在这种闲聊中,双方的关系就拉近了,再具体谈建会就容易了。”

  “此外,还要用优惠内容吸引企业。职工看电影、逛公园、购物等都享受一定的优惠,‘京卡’里还有免费保险。我们这么一说,企业立刻就感兴趣了,说卡怎么办。我就说,先建工会才能办‘京卡’呢。”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