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字: 劳动 博览 维权

您所在的位置:维权 > 说法 > 正文

汽车合同猫腻多 细化合同易维权

2014-09-12 作者:黄璐 陈敏姬 来源:

近年来在汽车销售中,合同问题上升为焦点。订车条文模糊、口头承诺不兑现等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在此,提醒消费者,汽车消费要多留“心眼”,签订购车合同要细致。

  案例回顾

  消费者李先生与某汽车销售公司签订了汽车买卖合同,先期支付了一万元订金在该汽车销售公司订购了一辆路虎牌汽车。合同中约定了提车日期,到期李先生来商家提车时,销售人员告知路虎汽车没有现货,无法提车。

  李先生强烈要求商家与其重新签订一份合同(且合同上加盖了该汽车销售公司的公章),重新约定了提车日期,但到期后又被告知无现车,商家让其继续等待,随后又拖延了一个星期商家仍无法为李先生提供汽车。

  无奈之下,李先生给12315打来了求助电话,执法人员接到该投诉案件后,马上联系李先生了解情况,得知确实是商家违约未按照合同的约定时间给李先生提供汽车,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商家如数返还李先生订金一万元,李先生对此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维权提醒

  在此,昌平工商干部提醒消费者购车时要注意:

  首先,一定要详看合同内容,核对内容中注明的车型、颜色、出厂批次、交车时间、双方违约的处理等内容是否与自己所选的相符。如果是先交订金,待有车后再提车的,除了约定何时交车外,更要约定若不能按期交车将如何处理。

  其次,对各种费用都要一清二楚,如购置税多少,保险险种包含哪些等,赠送哪些礼品及赠品品牌等。此外,上牌后还要对各种税费进行核对,避免被商家忽悠。

  再次,在需要预付购车的时候,应注意少付订金规避风险。此外,购车前最好能确认新车是否有合格证,如出现上牌等一拖再拖的现象,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向12315等维权部门申诉。

  最后,除购车应注意合同文本外,平时在保养和维修中,也应保留完整的票据,以便在出现纠纷时,可以更好地维权。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官网微博| 手机报|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6 技术开发:北京正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